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前沿》 > 2018年第20期
编号:1567827
损伤控制骨科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护理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7日 医药前沿 2018年第20期
DCO的发展及实施步骤,DCO应用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意义和应用,不稳定骨盆骨折护理中的损伤控制要点,1生理创伤控制,2心理创伤控制,讨论
     余佳栖 刘丽 刘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 四川 泸州 646699)

    随着交通事业及建筑业日益繁荣,交通事故及高坠伤发生也屡见不鲜,尤其是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发生,给患者的生命及家庭带来了毁灭性打击,据报道,这类患者的病死率在10%~26%之间,如患者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其病死率会增加到50%以上[1]。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伤情,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医疗护理环节的关键,故损伤控制骨科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不稳定骨盆骨折传统急诊手术一次性治疗的模式,更强调创伤之后临时紧急的生命救护和恶性生理状态的控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研究和实践,对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这类严重创伤的治疗中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肯定,护理领域也随之而来新的变化,现将损伤控制骨科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DCO的发展及实施步骤

    不稳定骨盆骨折所采用的DCO理论由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I surgery,DCS)发展而来,1983年由Stone[2]等提出DCS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结合DCS理论的应用,DCO的概念随之发展起来,它是一种对复杂骨科问题进行应急分期处理的新理念,即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骨折复位技术及后续治疗条件,为患者设计最佳的手术方案[3],其特点是分阶段治疗,早期快速、准确、暂时对危及生命的症状进行控制,待患者生理内环境状态较稳定后给予确定性手术治疗。Giannoudis[4]等提出了实施DCO的具体步骤:第一阶段控制出血,彻底清创(如为开放性骨折,应争取在伤后6~8h进行,必要时可行分期清创),早期临时外固定不稳定骨折;第二阶段转入ICU,纠正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和代谢性酸中毒以达到内环境稳定;第三阶段如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则进行最终骨折内固定。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DCO原则运用与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大大降低了该病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5]。

    2.DCO应用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意义和应用

    不稳定骨盆骨折主要因高能量损伤挤压或撞击骨盆所致,骨盆环断裂后骨断端常伤及周围内脏、神经和大血管,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此时严重创伤后生理状态呈螺旋形恶化,其特征表现为“致命三联症”,即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和代谢性酸中毒,也是导致生理衰竭的“死亡三角”[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