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前沿》 > 2020年第23期
编号:1274979
张嗣兰治疗痰瘀互结型脉痹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3日 医药前沿 2020年第23期
双下肢,瘀血,皮下,脉痹与分型论治,1痰瘀互结型病因病机,2痰瘀互结型的常见临床表现,3痰瘀互结证的治疗方法,验按举隅,小结
     刘绍凡 张嗣兰( 通讯作者)

    ( 重庆市中医院康复科 重庆 400021)

    痹者,祖国医学认为是闭阻不通之意。常见病因为感受风、寒、湿、热而导致人体经络脏腑受邪气所困,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肢体、关节、肌肤、筋骨等处疼痛不适,或伴有肿胀、麻木、重着等症状的临床疾病,称为痹症[1]。临床痹证常见分类为五体痹分类,即按人体之中医五体分别分为皮、肌、脉、筋、骨五痹。?素问·痹论篇?中对痹症已有较多分类及描述,经后世医家不断的总结完善,痹症诊治理论也更加完善。张嗣兰老师从事临床40 余年,对中医药治疗脉痹特别是对痰瘀互结型有自己独到的经验,现将其治疗痰瘀互结型脉痹经验总结如下。

    1.脉痹与分型论治

    《素问·痹论》云:“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或“身时热”, 同时又记载“夏遇此者为脉痹”,故而可见脉痹是以病邪阻于血脉而致血脉不通,且多发于夏天。其病常见症状为:肢端瘀暗或发紫,发冷,疼痛难忍,步履艰难;或如条索状红肿疼痛,向上蔓延,或起小红疙瘩,如藤上攀,或伴有发热;其急者,来势迅速;其缓者,久羁不愈,甚则肢端紫黑,或溃烂流水,坏死等[2]。类似于现代医学之血栓性静脉炎、结节性脉管炎、雷诺氏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临床症状[3]。

    张嗣兰根据多年中医辨证治疗经验,将脉痹分为寒湿凝滞、痰瘀互结型、热毒炽盛型三型。寒湿凝滞型为湿内注于脉道阻滞血脉运行,加之寒邪收引凝滞,相互为患,故而临床常见湿邪之粘滞重浊症状与寒邪之收引拘急症状同时出现,常有面色及四肢苍白,怕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