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神经,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护理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结果,1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使用时间对比,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神经缺损评分对比,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讨论
刘玉香,张翠英,李 莹(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山东 滨州 256610)
急性心肌梗死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紧急,发病至死亡时间短的特点,没有及时有效措施治疗,患者生命健康将受威胁。近几年心肌梗死发病群体带有年轻化的特点,由此开展急诊科室抢救护理干预的优化至关重要,急诊护理干预作为急诊科室应用到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护理方案,在改善患者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优质急诊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展开分析,现总结为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分为常规组(n=46)和观察组(n=46),常规组中男性和女性各26例、20例,年龄45~79岁,平均(62±3.66)岁,病程为1~7 h,病程平均(4±2.55)h;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各28例、18例,年龄46~80岁,平均(63±3.54),病程为1~6 h,病程平均(3.5±2.35)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确诊,患者有持续时间短于24 h的胸痛症状,排除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窦性心动过缓患者。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患者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抽血化验。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开展卧床休息,并实施持续性的心电图监护、吸氧、生命体征变化监测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仔细的观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观察组实施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方法:(1)组织经验丰富的巡查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成立小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