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门诊抽血护理质量及宣教效果的影响分析
护理人员,评分,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结果,1两组抽血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2两组抽血患者的宣教情况评分比较,3两组抽血患者抽血不良事件发生比较,4两组抽血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钟 靖(深圳市人民医院二门诊 广东 深圳 518000)
抽血在门诊比较常见,是临床诊断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气候的转变等使多种疾病的患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成熟,大部分疾病均可由血液检查进行准确的疾病确诊和疾病发展参考依据,门诊抽血成为当前临床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健康安全的前提基础[2]。由于门诊的流动性比较大,人流量比较多,治疗环境比较复杂,增加了门诊抽血的不确定性[3]。为了保证门诊抽血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护理方式,保证护理过程标准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有效提高护理质量[4]。鉴于此,本文将84 例门诊抽血患者进行分析,总结CQI 的方法,试探讨其对患者护理质量以及宣教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我院门诊抽血的患者84 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19 ~80 岁,平均年龄(40.36±10.63)岁,骨科14 例,儿科8 例,消化科12 例,心内科8 例;试验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20 ~80 岁,平均年龄(40.63±10.58)岁,骨科15 例,儿科7 例,消化科11 例,心内科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纳入标准:①84 例患者均来我院进行抽血;②同意参加经告知后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文件。排除标准:①患者的精神异常,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简单的交流,无法配合完成抽血和护理;②患者的病历资料不齐全或者不愿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1)护理人员在抽血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避免失误。(2)在抽血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面部表情,若是患者存在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抽血,并配合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3)抽血完成后,需要仔细做好常规标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