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效果观察
栓子,血栓,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结果,1两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术后mTICI分级比较,2两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讨论
陈爱国(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 101300)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可引起脑缺血情况,患者致残致死率高,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关键主要在于尽早的开通阻塞血管及挽救缺血半暗带[1]。临床治疗方法,多是应用单纯支架取栓的手术治疗方式,然而常规的治疗方式效果常不佳。国外相关文献报道称,应用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取栓(CAPTIVE)方式,可显著提高取栓后血管的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中,应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比较了分别应用单纯支架取栓术与CAPTIVE 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效果及与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80 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按照取栓术的不同分为CAPTIVE 组(n= 42)和单纯支架取栓组(n= 38)。CAPTIVE 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龄45 ~78 岁,平均年龄(62.12±2.16)岁,血管闭塞部位:大脑中动脉23 例、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19 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7 例、糖尿病15 例、心房颤动7 例。单纯支架取栓组中男25 例,女13 例,年龄46 ~80 岁,平均年龄(61.98±2.15)岁,闭塞部位:大脑中动脉21 例、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17 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6 例、糖尿病15 例、心房颤动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 与MRI 均证实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符合静脉溶栓指征[3];②临床资料完整,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6 h;③本人及家属均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②发病至穿刺时间>6 h 的患者;③既往脑出血病史及精神疾病者;④不同意参加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有静脉溶栓指征,因此在发病后的4.5 h 内给予标准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0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