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红外治疗仪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1)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评价多源红外治疗仪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康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每次10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每次10 mg,每天2次;双氯芬酸钠每次50 mg ,每天3次治疗。治疗组同时每天给予多源红外治疗仪辅助治疗,总疗程2周,治疗1周、2周后评估。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患者评价、医生评价、晨僵、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较对照组改善(P < 0.05),治疗组内各项临床指标(除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外)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晨僵无明显改善;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改善(P < 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类风湿因子外,两组组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多源红外治疗仪有利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症状的改善和病情的控制,可作为物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多源红外治疗仪;疗效;安全性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累及关节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致残率高,因此,减少RA患者痛苦及降低致残率至关重要。目前RA的主要治疗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联合抗风湿药(DMARDs),以及分子靶标药物(生物制剂)等,但这些化学药物及生物制剂在有效快速控制症状、缓解病情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均有较大的副作用。多源红外治疗仪可产生以远红外线(far infrared radiation,FIR)为主的电磁波,人体易于接受,其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共同作用于人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