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痹的源流(2)
第1页 |
参见附件。
2.2.3 营卫失调 营卫失调可导致腠理开多阖少,藩篱不固,风寒湿邪见开而入,著而不除,进而发为五体痹。《灵枢·五变》云:“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素问·逆调论》曰:“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伤寒论》曰:“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营卫不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诸病源候论·风不仁候》曰:“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气血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类证治裁·痹证》更明确地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2.2.4 气血虚弱 与五体相合的脏腑、经络气血虚弱,也是发生五体痹的条件。《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厥阴有余病阴痹……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这里的“有余”是指经脉中邪气有余而气血不足[3]。气血亏虚,机体失于濡养,则抗邪防御能力低下,邪乘虚侵入,而发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少阴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博,即疼痛如掣。”《医林绳墨》也曰:“大率痹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和通,致三气乘于腠理之间……”。另外,病后产后也多气血亏虚,也易致痹。
正气不足在五体痹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是五体痹产生的内在条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只有在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邪气才能乘虚而入,正虚之处,正是受邪之地。
2.3 痰瘀气滞
2.3.1 饮食失调 暴饮暴食、恣吃生冷、过食肥甘、饮酒过度等,损伤脾胃,湿邪困阻,水湿内停,化为痰浊,痰浊阻滞经络而致痹。《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中藏经·五痹》进一步阐发了饮食致痹,如其曰:“肉痹者,饮食不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