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3年第5期
编号:13166107
五脏痹的源流(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5期
     2.2.3 功能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亦是形成五脏痹的途径。多种因素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若有外邪侵袭,则易变生脏痹。人体内部五脏精气亏损、气机逆乱是五脏痹发生和传变的关键因素。人体同样感受了风寒湿邪,不一定都会致痹,只有那些因脏腑功能失调,卫外不固的人,才会发生五脏痹[7]。脏腑功能失调,脏痹之间可相互传变。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名曰肝痹。”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肺痹可传肝,形成肝痹,其余脏痹亦可相互传变。

    综上所述,五脏痹的病因病机也不外“虚、邪、瘀”[13],其中正气不足(虚)在五脏痹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是五脏痹产生的内在条件,而风寒湿等外邪侵袭(邪)则是外在因素,经络气血痹阻不通(瘀)则是其基本病变。五脏功能减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之邪得以乘虚侵袭,反复发作,正邪交争,虚实错杂,外伤皮肌筋骨,内损五脏六腑,缠绵多变,顽固难愈[8,14]。

    3 五脏痹的主要证候描述

    《内经》有关五脏痹的经典性论述,为后世所宗。但《素问·痹论》关于五脏痹症状的描述并没有明确地把与五脏相合的五体痹症状概括进去,历代医家对此也很少补充。由于五脏痹多数从五体痹发展而成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