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3年第5期
编号:13166004
五脏痹的源流(4)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5期
     6.1 《内经》对五脏痹的论治 遵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对五脏痹的治疗可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同治,总之要辨证论治为宜。《内经》具体论治五脏痹多在针刺等综合治疗方面。如在《素问·痹论》中提出针刺治疗五脏痹的原则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具体治法如肝痹刺肝经的俞穴太冲,心痹刺心经的大陵穴,脾痹刺脾经的太白穴,肺痹刺肺经的太渊穴,肾痹刺肾经的太溪穴。除针刺外,《灵枢·寿夭刚柔》有“寒痹熨法”,《灵枢·经筋》有“马膏膏法”等。

    6.2 后世医家对五脏痹的论治 《内经》对五脏痹的药物治疗未进行论述,因此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不断的补充与发挥,其中《圣济总录》详细论治了五脏痹,列有肺痹方5首,脾痹方7首,心痹方5首,肝痹方8首,肾痹方7首。细察《圣济总录》五脏痹诸方,在补中温经、散风寒湿的基础上,加入各脏针对性药物,如肝痹以酸枣仁、五味子酸以入肝补肝,心痹以远志、龙齿宁心安神,脾痹以附子、白术温振脾阳,肾痹以牛膝、独活、杜仲、天雄壮肾健腰,肺痹以陈皮、苏子降气平喘。在总结历代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辨证更为细致,较《内经》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12]。明代医家对五脏痹治疗总结出“在外者祛之犹易,入脏者攻之实难;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王肯堂提出:“五脏痹宜五痹汤,心痹加远志、茯苓、麦冬、犀角;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芪、萆薢等;脾痹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肝痹加酸枣仁、柴胡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