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3年第5期
编号:13165908
五脏痹的源流(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5期
     【摘 要】 五脏痹是按五脏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包括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五脏痹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五脏病位,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以五脏痹论治风湿病,体现了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特点。西医结缔组织病出现脏器损害时,可按五脏痹论治。五脏痹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关键词】 风湿病(痹病);五脏痹;二级病名;源流

    五脏痹是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的总称[1],是指病位主要在肺、脾、心、肝、肾等五脏组织的一类风湿病。五脏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内经》之后,众多中医文献中对五脏痹论治较少,即使现代编写出版的中医教材及各种中医论著也很少涉及。虽然历代部分医家也对五脏痹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但仍不系统,且认识模糊,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把痹病仅仅看作是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等为主的一类疾患,完全摒弃了五脏痹的内容,与《内经》原旨殊不符。随着对风湿病研究的深入,五脏痹的临床症状并不少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五脏痹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五脏痹论述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准确地认识五脏痹,使五脏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五脏痹的病名

    五脏痹称脏痹,是按人体的五脏组织部位命名的一组风湿病[2]。五脏即肺、心、脾、肝、肾,是中医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概念。中医学认为五体合五脏。五体痹[3]进一步发展可深入五脏,影响五脏功能,而形成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其统称为五脏痹[4]。当然五脏痹也可影响到其所主之形体组织。五脏痹与六腑痹合称五脏六腑痹,简称脏腑痹。正如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所说:“六腑有俞,五脏亦有俞;五脏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脏六腑之痹。”由于脏腑相对于五体部位在内,因此也有人把脏腑痹称为内痹,五脏痹属于内痹。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记载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但五脏痹病名到明代才首次单独出现,见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篇。而最早详细论述五脏痹理论的文献则是《黄帝内经》,在《痹论》《玉机真脏论》《五脏生成》等篇均有论及。《内经》根据病变部位肺、脾、心、肝、肾等五脏不同而分为五脏痹,它们在病位、证候特征和预后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风湿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正如清·董西园《医级·杂病·痹》所言:“痹之为病随所着而命名。”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来看[5],五脏痹就是二级病名,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就是三级病名。

    2 五脏痹的病因病机及罹患途径

    2.1 五脏痹的病因病机

    2.1.1 外邪入侵 风寒湿邪杂至侵袭人体,造成机体内部气血逆乱,闭阻不通形成五体痹,延久不愈,复感外邪,使邪气传于相合的五脏,正邪搏结于五脏经络之间,导致气血循行阻滞,五脏功能失调而成五脏痹[6-7]。正如《素问·痹论》曰:“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华佗《中藏经·论痹》曰:“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用自殊。三气袭人经络,入于筋脉、皮肉、肌肤、久而不已,则入五脏。”张志聪说:“邪之中人,始伤皮肌筋骨,内而不去,则内舍于所合之脏,而为脏痹。”也有人认为引起五脏痹的外邪是一种变异的风寒湿邪[8],五脏痹是其共同作用的结果。

    2.1.2 正气不足 正气亏虚特别是与五体相合的五脏经络气血不足,是发生五脏痹的重要条件。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说:“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这里的“不足”是指五脏经脉气血不足。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曰:“由元精内虚,为风寒湿而三气所袭……入而为痹。”《友渔斋医话·痹》认为痹“盖因气血不充,兼受风湿而成”。另外,脏气功能的失调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造成营卫气血的化源不足,使营气不能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卫气不能正常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而再感风寒湿邪,或者气血涩滞经络,壅塞不通,造成五脏损害,也会形成五脏痹[6]。

    2.1.3 痰瘀气滞 若人体调养不慎,痰瘀内生于五脏,气血经络阻滞,或痰瘀与风寒湿等邪气相搏,可形成五脏痹。《中藏经》曰:“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高士宗也说:“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可见五脏痹的产生无论外因或内因,终与血络凝涩(瘀血)有关,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8]。

    情志不遂,气机郁滞,伤及五脏,也会致痹。《素问·痹论》在五脏痹见证描述之后,提出了“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五脏以宁静为本,藏神为用;若情绪不安,七情妄动,躁扰不宁,起居无常,则神气消亡,痰瘀内生,外邪而入,从而发生五脏痹[9]。《杂病源流犀烛》曰:“不特三气入舍于其合而后成痹,即七情过用,亦能伤脏气而为病,以气淫,则燥能消阴故也。”此外亦有“诸痹不已,益入内而伤脏气”,遂发五脏痹。

    2.2 五脏痹的罹患途径

    2.2.1 五体内传 大多数五脏痹由五体痹内传所致。五体痹反复不已,复感风寒湿等外邪,循经(俞)内传,内舍于五脏而成;并多是按五体合五脏关系纵向发展的,病邪由浅入深,由外向里,由肢体到所合之脏,而致五脏痹[10-11]。即《素问·痹论》所云:“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张志聪进一步解释“五脏之气,外合于四时,始病病在外之有形,复伤于内之五气,外内形气相合,而邪舍于内”。

    2.2.2 脏腑直中 五脏痹发生虽主要由五体痹内舍而成,但实不止一途。五脏痹也可由邪气直中脏腑所致,先出现五脏的病变,后渐累及五体组织。《素问·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肌绝,痹聚在脾。”明确指出五脏痹是因脏气消亡、痹邪入舍所致[12]。张志聪解释为:“此言脏气不藏,而邪闭于脏也。阴气者脏气也。神者,五脏所藏之神也。五脏为阴,阴者主静,故静则神藏而邪不能侵,躁则神气消亡,而痹聚于脏。”马莳一言敝之曰:“先以内伤为之本,而后外邪得以乘之。”五脏内虚,邪气可直中,内舍五脏而致痹。另外,也可由它痹不已,内传而致,即《素问·痹论》所说:“诸痹不已,亦益内也”。, 百拇医药(李满意 娄玉钤)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