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问》痹的理解(2)
直接发病:在脏腑虚弱或功能紊乱时,遇风寒湿邪,脏腑痹可直接发病。五脏经脉气血有余或不足,是引起相关体痹和脏腑痹的内在原因。《四时刺逆从论》曰:“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軫,不足病肺痹;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风寒湿邪循俞而入(指六腑痹):《痹论》曰:“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1.2.2.1.2 症状表现 《痹论》曰:“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坠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腑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1.2.2.1.3 预后和转归 《痹论》曰:“其入脏者,死”“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1.2.2.2 其他原因所致(非狭义痹病) 《五脏生成篇》曰:“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客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