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2)
2.2.1 风寒湿邪 六淫之邪以风寒湿三邪最易致痹,且往往杂合为患,阻遏气机,经脉痹阻而致痹。如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曰:“夫历节……皆以风湿寒相搏而成。其痛如掣者,为寒多;肿满如脱者,为湿多;历节黄汗出者,为风多”。2.2.2 风湿热毒 长期高温潮湿环境作业,或烈日酷暑劳作,皆可致风湿热毒入侵;也可由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或服药过热所致,气血瘀滞而为痹。如清代汪文绮《杂症会心录》所说:“服热药太过,胃中蕴热日深,筋脉不利,不能转移,手足肿痛如锥,苦楚异常……痛历关节而为热痹也”。
2.2.3 内生之邪 脏腑功能失调,内生之邪,也可致痹。如清代陈歧《医学传灯》曰:“痛风者,……有痛而不肿者,有肿而且痛者,或头生红点,指肿如槌者。皆由肝经血少火盛,热极生风,非是外来风邪”。
2.3 痰瘀气滞 瘀血、痰浊、气滞等均可作为再生病因,或复感外邪,或直接痹阻经络,而发痹病。导致瘀血痰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七情郁结、外伤、饮食失节等。如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从《风湿痹白虎历节走注诸病》曰:“此病多胸膈生痰,久则赤肿,附着肢节,久而不退,遂成厉风。”丹溪也曰:“痛风因湿痰浊血流注为病”。
2.3.1 七情郁结 情志活动异常,如怒则气上伤肝,思则气结伤脾等,影响脏腑功能活动及气血运行,易致瘀血而致痹。如汉代华佗《中藏经》说:“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亦指出:“痹者,气闭塞不通流也……周痹,乃肝气不行也”。
2.3.2 外伤产后 跌仆外伤引起局部经络组织损伤,形成瘀血,而致局部筋脉失养,抗邪能力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加重脉络闭阻而致痹。如《灵枢·贼风》曰:“若有所堕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