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46717
应用络病理论探讨系统性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12期
     2.2 临床医学对硬皮病的生理病理的认识 硬皮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多样,免疫活化、炎症、血管功能不良和纤维化是该病的3个主要的生理病理过程,通过生物信号网络互相关联。

    硬皮病的早期病变是血管功能不良、血管过度收缩,继而出现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增殖。纤维母细胞活化产生细胞外基质,最终导致小血管闭塞。此外,毛细血管密度降低,血管生成能力差,血管的减少不能代偿。

    硬皮病在病变的过程中皮肤存在多种刺激血管的因素,如缺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增高,但是研究表明,组织中没有新的血管形成;相反,慢性无节制的表达,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反而会使新生血管功能不良,血管病变伴内皮细胞因子活化是第一个病理表现,内皮细胞附着在血管壁上是血液和细胞外组织的一个重要界面,它有多种内分泌功能,如调节血管和血小板的功能和参与血管重构。各种因素包括缺氧、机械应力、炎症都可引起内皮细胞的损害,导致信号分子水平发生改变(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白细胞粘连增加,新血管生成和细胞因子释放。

    由于内皮细胞的损伤,会促使内皮素的释放。人体内的内皮素是一种很强的血管收缩剂,这个因素在硬皮病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内皮素对纤维母细胞有促进分裂的作用,能诱导纤维母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抑制胶原酶的生成,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分解,还可以增加纤维母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增强纤维母细胞-白细胞的相互作用。转移因子β可刺激内皮素的分泌,内皮素和转移生长因子都可刺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