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144714
风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1期
     2.4 瘀痰痹阻 风邪或挟寒、湿、热等邪侵入体内,荣卫凝涩,瘀阻经络、肌肤,若病情迁延日久,或失治误治,则痰瘀更甚,痹阻加重,病情亦深。如《素问·五脏生成》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圣济总录》则曰:“风邪乘虚,与血气偕行,使营卫凝涩,随所注处,悉为疼痛。”《医门法律》也曰:“风寒湿三痹之邪,每借人胸中之痰为相援。”清代刘一仁《医学传心录》曰:“风寒湿气传入肌肤,流注经络,则津液为之不清,或变痰饮,或瘀血……。”风邪可致痰瘀,而痰瘀又可致风痹。

    综上所述,风痹的病因病机不外“虚、邪、瘀”[7]

    三类,其基本病机是风邪为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痹阻肢体关节经络。本病以实证为主,病邪以风邪为主,可挟有寒、湿、热等邪,如风邪郁久化热,可致肢体关节热痛。但也有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虚以营卫气血不足为主,如风痹日久,复感于邪,内舍脏腑,可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心慌、气短、发绀、浮肿等,发展为脏腑痹,形成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3 风痹的主要表现

    历代医家对风痹的临床表现有着丰富而形象地描述。根据大量的文献来看,本病主要以“行痹”和“风痹”命名进行临床表现的描述,其表现基本相似,但是也有不同之处。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古代医家对风痹的认识,笔者按其文献命名的行痹、风痹以及与风痹相关痹病分别进行描述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