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2期
编号:13141255
寒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5)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2期
     5 寒痹的诊断

    在寒痹的诊断方面,历代文献也有大量论述。如《灵枢·邪客》中有“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以望诊辨寒热之痹。对于寒痹的脉诊,历代医家则有着详细的论述。如《灵枢·邪客》曰:“其脉……,大以涩者,为痛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指出切诊人迎、寸口脉,审察阴阳盛衰变化,在循按经络所行之处,如有气血闭阻不通的结聚现象,多为痛痹。《灵枢·禁服》则曰:“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紧则为痛痹。”“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紧则为痛痹。”指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三倍和寸口脉大于人迎三倍加以躁急的,脉紧者均可以出现痛痹。因此,紧脉可以诊断为寒痹(痛痹),后世医家也多从经旨,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也云:脉“紧则为寒”;《赤水玄珠》曰:“脉紧而缓属寒,为痛痹”;《寿世保元》也曰:“脉紧而浮属寒,为痛痹”。

    6 寒痹的治疗

    6.1 寒痹的治疗原则 寒痹治疗主要遵循“寒者温之”的原则,温经祛寒为其主要治疗原则。《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说痛痹治疗“夫宜宣通,阴寒为痛,宣通气温经而愈”。《景岳全书》也说“痹证之寒胜者,但察其表里俱无热证,即当从温治之”。《医宗必读》对寒痹治疗作了很好地概括:“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临证时要辨清所兼病邪的性质并结合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