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137295
湿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3期
湿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规范化,虚邪瘀
     【摘 要】 湿痹为五淫痹之一,是常见痹病,是按病因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湿痹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历史上有着大量而丰富的文献记载。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湿痹,使湿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湿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虚邪瘀;文献

    湿为“六气”之一,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但湿为“六淫”则能致病,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曰:“四时之令,皆能为邪;五脏之气,各能受病。”据现有文献记载,中医对“湿”的认识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婴儿索痉》,其曰:“索痉者,如产时居湿地久。”先秦·荀况《荀子》曰:“伤于湿,而击鼓鼓痹。”注云:“痹,冷疾也,伤于湿则患痹。”《汉书·艺文志》记载:《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颜师古注曰“痹,风湿之病。”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痹,湿病也。”从以上所引可见,古人已经意识到“痹”乃伤于湿邪而致也。湿邪可导致多种疾病,其中由湿邪为主所导致的痹病(风湿病)则为湿痹,根据湿邪的特点可以推测其致痹表现应以重着、肿胀、麻木不仁为主。因此可以确定湿痹的概念:“湿痹又称着痹、著痹,是以湿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酸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风湿病。”[1]湿痹是按五淫(风、寒、湿、热、燥)病因分类的风湿病,是五淫痹之一[2],为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湿痹作为最常见的痹病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历代文献有着大量而丰富的论述 ......
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