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24305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综述(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8期
     【摘 要】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文献的总结得出: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是以正虚为本,包括先天禀赋不足,肝脾肾亏虚,气血亏虚,营卫失和;后天饮食劳倦(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酗酒等),情志不畅,外感风寒(热)湿之邪气,湿、火、痰、瘀痹阻为标。在后期病变中,病因病机则错综复杂,先、后天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而痰瘀互结是内因和外因综合影响的结果。关于痛风的分期论治,急性期多由于风寒湿郁热化毒、湿热、痰瘀、浊毒,间歇期以肝脾肾亏虚为主。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8.016

    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UA)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以在关节滑液和其他组织中形成尿酸钠结晶(MSUC)为特点,临床常有明显的异质性。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发病的生化基础。我国痛风患病率为0.15%~0.67%,较以前有明显升高[1]。中医学在历代医典关于痛风的病因病机都有相关论述,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国医大师路志正[2]认为,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