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痛风散加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1)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口服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痛风散1号方并配合针刺隐白、太冲、公孙、三阴交、足三里,结合局部取穴及远端取穴;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每次15 mg,每日1次,口服;碳酸氢钠片每次1.0 g,每日3次,口服。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关节疼痛、红肿程度、关节活动度、功能评估)以及尿酸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血尿酸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针灸;中医药;针药并举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病[1],其多首发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用药物主要是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其临床运用,如患者服用秋水仙碱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甚至出现肝细胞损害、肾功能损害、皮肤黏膜及神经系统损害等[2]。为观察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尿酸的影响,笔者以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西药为对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风湿病与关节炎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