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2806068
腰椎关节突关节炎源性腰痛的研究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10期
     【摘 要】 对腰椎小关节力学特点及病变发展过程、疼痛传递机制、腰椎关节突关节炎源性腰痛诊断、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腰椎;椎关节突关节炎;腰痛;综述

    腰椎关节突关节炎(lumbar facet arthritis,LFA)

    也称腰椎小关节炎、小关节综合征等。1911年Goldthwait JE[1]最早提出关节突关节退变有可能引起腰痛。1933年Ghormley RK[2]将由关节突关节引起的腰腿痛命名为“小关节综合征”。1947年

    Badgley CE[3]研究揭示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此后研究者从病理生理机制、生物力学等方面,对LFA源性腰痛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献报道10%~40%腰痛是由关节突关节源性引起[4],但多数临床医师在工作中仍更关注椎间盘退行性疾病,LFA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需要更加规范的诊疗措施。现对LFA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力学特点及病变发展过程

    腰椎小关节是相邻椎弓上、下关节突形成的可动滑膜关节。同其他关节的骨关节炎一样,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病理改变表现为滑膜增生,软骨退变,软骨层溃疡及缺损出现,严重者软骨剥脱导致软骨下骨暴露、硬化及纤维组织增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肥大变形,关节边缘骨赘形成等。双侧的小关节与前方的椎间盘组成一个“三关节复合体”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