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3)
5 脊痹相关问题
5.1 脊痹与颈痹 两者均可出现项脊部疼痛。颈痹主要病位在颈项部,是以颈部疼痛、麻木、僵硬,甚则转侧不利为主要表现[8],;脊痹是以脊部疼痛、僵硬、沉重,甚至强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病位主要在整个脊部和督脉。两者不难鉴别。但在部位上,颈是脊的一部分,功能相关,联系密切,因而病变时易合并出现。有时颈痹可表现为脊痹的一部分,部分颈痹进一步发展可为脊痹。因此,两者应注意区分如《素问·刺腰痛》曰:“项脊尻背如重状。”。
5.2 脊痹与背痹 两者均可出现脊背部疼痛,可见“腰脊背相引痛”之症状。背痹主要病位在背部,是以背部疼痛、沉重,甚则转侧不利为主要表现;脊痹病位在督脉及整个脊柱,是以脊部疼痛、僵硬、沉重,甚至强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督脉之病,脊强反折”。但在部位上,背是脊的一部分,功能相关,联系密切,因而病变时易合并出现,如《针灸资生经》曰:“背脊强急。”有时背痹可表现为脊痹的一部分,部分背痹进一步发展可为脊痹,因此,两者应注意区分[9]。
5.3 脊痹与腰痹 两者均可出现腰脊部疼痛。腰痹病位主要在腰部,是以腰部疼痛、重着、麻木,甚则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脊痹病位在督脉及整个脊柱,是以脊部疼痛、僵硬、沉重,甚至强直、畸形为主要表现。两者不难鉴别。但在部位上,腰是脊的一部分,功能相关,联系密切,因而病变时易合并出现[10-11]。如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曰:“腰痛……其为痛也,或引于项脊,傍及两胁,不可俯仰。”清·秦之桢《症因脉治》曰:“腰痛引项脊尻背,太阳经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64 字符。
5.1 脊痹与颈痹 两者均可出现项脊部疼痛。颈痹主要病位在颈项部,是以颈部疼痛、麻木、僵硬,甚则转侧不利为主要表现[8],;脊痹是以脊部疼痛、僵硬、沉重,甚至强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病位主要在整个脊部和督脉。两者不难鉴别。但在部位上,颈是脊的一部分,功能相关,联系密切,因而病变时易合并出现。有时颈痹可表现为脊痹的一部分,部分颈痹进一步发展可为脊痹。因此,两者应注意区分如《素问·刺腰痛》曰:“项脊尻背如重状。”。
5.2 脊痹与背痹 两者均可出现脊背部疼痛,可见“腰脊背相引痛”之症状。背痹主要病位在背部,是以背部疼痛、沉重,甚则转侧不利为主要表现;脊痹病位在督脉及整个脊柱,是以脊部疼痛、僵硬、沉重,甚至强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督脉之病,脊强反折”。但在部位上,背是脊的一部分,功能相关,联系密切,因而病变时易合并出现,如《针灸资生经》曰:“背脊强急。”有时背痹可表现为脊痹的一部分,部分背痹进一步发展可为脊痹,因此,两者应注意区分[9]。
5.3 脊痹与腰痹 两者均可出现腰脊部疼痛。腰痹病位主要在腰部,是以腰部疼痛、重着、麻木,甚则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脊痹病位在督脉及整个脊柱,是以脊部疼痛、僵硬、沉重,甚至强直、畸形为主要表现。两者不难鉴别。但在部位上,腰是脊的一部分,功能相关,联系密切,因而病变时易合并出现[10-11]。如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曰:“腰痛……其为痛也,或引于项脊,傍及两胁,不可俯仰。”清·秦之桢《症因脉治》曰:“腰痛引项脊尻背,太阳经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