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治疗燥痹案例一则
【关键词】 燥痹;理中汤;医案
燥属六淫之邪之一,其所致病者,伤津耗气也,以口干、眼干、多饮、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的表现为主,与现代医学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高度相似。笔者于临证之时曾用理中汤治疗1例燥痹患者,效果颇佳。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2016年1月11日初诊。以反复颜面红斑伴口干10年余为主诉。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颜面皮肤干燥、脱屑及红斑,无瘙痒,可自行缓解,无关节疼痛,无明显脱发,未诊治。8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查ANA、SSA、nRNP/SM(+),唇腺活检见1个淋巴细胞聚集灶,腮腺ECT示双侧摄取及排泌功能严重受损,滤纸试验右侧(+),考虑为干燥综合征。予醋酸泼尼松(每次25 mg,每日1次)、羟氯喹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5年先后予甲氨蝶呤、羟氯喹、来氟米特、醋酸泼尼松、白芍总苷、中药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时有反复,目前口服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辰下:口干,进食需伴水吞入,颜面皮肤干燥及散在红斑、脱屑,脱发,腰酸,纳寐可,二便调,舌晦红边有齿痕,苔少薄黄,舌下络脉Ⅰ度迂曲,脉细略数。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颜面散在红色斑疹,部分高于皮面,伴脱屑,牙齿多为义齿,四肢各关节无压痛、肿胀,无活动受限。诊断:燥痹(干燥综合征),属阴虚津亏、血热夹瘀证。治宜养阴生津、清热消斑,方用凉血消斑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牡丹皮10 g、白芍15 g、茜草10 g、柴胡10 g、黄芩10 g、炒枳壳6 g、炙甘草3 g、垂盆草15 g、太子参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饭后温服。
2016年1月14日二诊,患者颜面散在红色斑疹较之前轻微消退,但口干加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45 字符。
燥属六淫之邪之一,其所致病者,伤津耗气也,以口干、眼干、多饮、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的表现为主,与现代医学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高度相似。笔者于临证之时曾用理中汤治疗1例燥痹患者,效果颇佳。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2016年1月11日初诊。以反复颜面红斑伴口干10年余为主诉。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颜面皮肤干燥、脱屑及红斑,无瘙痒,可自行缓解,无关节疼痛,无明显脱发,未诊治。8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查ANA、SSA、nRNP/SM(+),唇腺活检见1个淋巴细胞聚集灶,腮腺ECT示双侧摄取及排泌功能严重受损,滤纸试验右侧(+),考虑为干燥综合征。予醋酸泼尼松(每次25 mg,每日1次)、羟氯喹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5年先后予甲氨蝶呤、羟氯喹、来氟米特、醋酸泼尼松、白芍总苷、中药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时有反复,目前口服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辰下:口干,进食需伴水吞入,颜面皮肤干燥及散在红斑、脱屑,脱发,腰酸,纳寐可,二便调,舌晦红边有齿痕,苔少薄黄,舌下络脉Ⅰ度迂曲,脉细略数。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颜面散在红色斑疹,部分高于皮面,伴脱屑,牙齿多为义齿,四肢各关节无压痛、肿胀,无活动受限。诊断:燥痹(干燥综合征),属阴虚津亏、血热夹瘀证。治宜养阴生津、清热消斑,方用凉血消斑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牡丹皮10 g、白芍15 g、茜草10 g、柴胡10 g、黄芩10 g、炒枳壳6 g、炙甘草3 g、垂盆草15 g、太子参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饭后温服。
2016年1月14日二诊,患者颜面散在红色斑疹较之前轻微消退,但口干加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