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05109
血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10期
     历代文献描述了血痹的临床表现,综上所述,血痹的主要症状有:肌肤麻木不仁,或有蚁行感,或有肢体疼痛;可伴汗出恶风,周身酸楚,头晕目眩,或形寒肢冷,自汗气短,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麻痹或损伤、肌肉及软组织劳损等出现血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血痹的论述

    《内经》提出血痹的病名,但并未进行深入的论述。《金匮要略》补充完善了血痹的病因病机和脉证。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对血痹的理法方药论述比较完备,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多尊之。《中藏经》则认为血痹的病位在“心”,为外邪与血相搏而成,对病因进行了补充论述。《诸病源候论》专列血痹候,提出血痹的病位在血,病因病机方面较张仲景有更详细的论述。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血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遵从张仲景的论述,在归类上遵循巢元方,把血痹归为风病门。《太平圣惠方》把血痹称为风血痹,承《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论述之:“夫風血痹者,由体虚之人,阴邪入于血经故也。若阴邪入于血经而为痹,故为风血痹也。……皆由优乐之人,骨弱肌肤充盛,因疲劳汗出,肤腠易开,为风邪所致故也。”《圣济总录》在“诸痹门”中专门列有“血痹”进行论述。明·朱橚《普济方》承前人论“血痹”曰:“盖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谓之血痹。”《解围元薮》论述了血痹风,较详细论述了症状特征。王肯堂《证治准绳》承《奇效良方》曰:“血痹者,邪入于阴血之分。”李中梓《医宗必读》论有血痹脉侯。《张氏医通》对血痹论述较详,并分析其病因病机:“辛苦劳勤之人,皮腠致密,筋骨坚强,虽有风寒湿邪,莫之能客。”“上条(《金匮要略》)言脉自微涩,而关寸小紧,为湿痹血分……;下条言阴阳俱微,而尺中小紧,为营卫俱虚,所以身体不仁……夫血痹者,即《内经》所谓在脉则血凝不流,仲景直发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即痹,脉自微涩,然或寸或关或尺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