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49272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特点初探(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3期
     4.2 中药治疗RA潜在用药规律探讨 RA是一种以滑囊炎为特征,以关节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病因不明、病程长、缠绵难愈、致残率高的特点,发病后进展迅速,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9]。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张伟强等[10]从六经辨证治疗痹证,发现痹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可能与外感疾病的传变具有某些相似性,初起往往以太阳经病变为主,终末期多表现为少阴、厥阴经病变。而杜彩凤等[11]从文献入手对RA常见证候进行分析,发现RA患者以肝肾亏虚证、风寒湿阻证、风湿热痹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湿热阻痹证、寒热错杂证、气血两虚证8种证候最为常见,累计频率达到60%以上;病性类型则以湿、热、风、寒、瘀血、精亏、痰、阴虚为主,累计频率达80%以上。但是,对于RA中药用药规律的研究则较少涉及。中医学历来强调理、法、方、药的整体性,“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所用的药物是医者治则治法及对疾病深入了解和剖析的反映[12]。因此,有必要从潜在用药规律入手探究中医药对RA病理变化及治疗思想的认识。

    从分层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来看,桂枝、川芎在RA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用药频次并列第一,共使用114次,药物出现频率共计13.54%。桂枝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以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化气见长。若风寒湿痹,可与附子同用,以祛风散寒、通痹止痛,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现代研究表明,桂枝所含的桂皮醛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