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4)
5 麻木痹的临床意义对于麻木痹,古代文献中无此病名。笔者认为,麻木痹的提出具有以下临床意义:①补充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痹病)学理论,完善了历代文献有麻木症状而无麻木痹病之不足,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的病种。②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麻木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有其自身的病因病机特点。因此,研究制定适合麻木痹自身特点的理法方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解决中医临床实际问题。③与西医风湿病接轨,西医风湿病学有多发性神经炎等周围神经损害等;而中医风湿病无类似病名,辨治无针对性,而中医“麻木痹”的提出正好与西医此类疾病相对应。麻木痹作为从症状特征命名的痹病,其病名容易理解,便于确定治疗方法和药物。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6 麻木痹的治疗
6.1 麻木痹的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应以调补气血、助卫和营为主,但由于麻木与外邪、痰瘀有关,特别是久麻久木,不知痛痒者,多属因虚而致实,前人已明确指出是湿痰瘀血为患,有形之邪,阻于经隧,故又当以祛邪疏通为先,待邪有消退之机,气血渐趋流通之时,再施调补为宜。正虚邪实,则补泻合剂,相机而施。总之,在治疗上应注意区分新久虚实、标本缓急,全面考虑,根据具体的情况拟定治则,不可拘于一法一方。
6.2 历代医家对麻木痹的论治
6.2.1 汉晋隋唐时期 《黄帝内经》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体现在针刺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