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2)
2.3 痰瘀气滞 外邪侵袭,未能及时排出体外,邪气壅滞,痰瘀内生,阻滞经络;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跌仆外伤,慢性劳损,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滞,而致本病;或脾运失常,痰浊内生,留滞周身经脉筋骨,而致本病。如《圣济总录》曰:“风气身体疼痛,血脉凝滞,手足无力。”《医学纲目》曰:“身痛食少,脉涩、略沉,重取弦实,此气滞也。”明·李梴《医学入门》曰:“血热而后凝滞污浊,所以作痛,甚则身体块瘰。”“杂病周身痛者,乃风痰壅滞,……湿痰瘀血,周身两胁走痛。”“周身掣痛麻木者,……乃肝气不行也。”皇甫中《明医指掌》曰:“痰挟死血,一身走痛。”《万病回春》曰:“遍身骨节疼痛者,皆是血气、风湿、痰火也。”《证治准绳》曰:“妇人因怒,……四肢抽搐,遍身疼痛。”《证治汇补》曰:“周身关节痛,逢阴寒则发者,为湿郁。”《张氏医通》曰:“发寒热而周身作痛,……肝血虚而郁火用事也。”“发汗后脉弦迟,身体痛,为气血不和。”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气滞血凝,周身麻痛。”林佩琴《類证治裁》曰:“身体……痛在一处如冰冷,属痰。”“气血凝滞,身重而痛。”综上所述,周身痹的病因为感受外邪、正气亏虚、痰瘀气滞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8]三个方面。本病病位在周身肌肉、关节、筋骨等,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经络痹阻,筋骨失养,不通不荣。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实证多为外邪、痰瘀等痹阻,虚证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为主,临床经常可见虚实夹杂之证。
3 周身痹的主要表现
“身体尽痛。”(《素问·风论篇》)“肢节疼痛,身体尪羸。”(《金匮要略》《医门法律》《张氏医通》)“身疼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