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36192
痛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12期
     361例男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将急性痛风关节炎分为5种证型,即脾肾阳虚型、痰热内蕴型、热毒炽盛型、肝肾亏虚型、阳虚湿阻型。娄多峰[26]将痹病分为邪实、正虚、痰瘀三候,以寒热为纲,将痛风分期治疗,即活动期属于湿热痹阻证,早、中期多为寒湿痹阻证,中、晚期为脾胃虚寒证,稳定期多属肝肾亏虚证。郭泽莹等[27]收集明确诊断为痛风的患者172例,根据中医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湿热蕴结证、湿瘀阻痹证、湿热夹瘀证、脾虚湿阻证、肝肾阴虚证,认为痛风患者中医辨证多以湿、热、瘀、虚为辨证要点,合并出现。国医大师徐经世[14]认为,按病情活动与否分为活动期与缓解期,活动期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活动期的湿热痹阻型、慢性活动期的痰瘀互结型;缓解期以脏腑阴阳为基本,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综合文献可以看出,本病在临床常表现为湿热痰瘀之邪相互痹阻,现代医家主要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法,结合疾病分期和患者体质治疗,往往能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4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4.1 中医内治法 经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黄爱华等[28]临床运用宣痹汤合白虎桂枝汤治疗痛风湿热痹阻证患者57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