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2009
编号:13812433
肌痹的证治(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09
     分析:湿阻肌肤,脉络瘀滞,故见肌肤重困憋胀,疼痛;湿邪重着黏腻,故见肢体抬举无力;阴雨潮湿天气则湿邪较甚,情志不遂则气滞郁阻,故病情加重;湿邪困脾,故见纳呆,脘腹闷胀;舌胖苔滑或腻,脉弦滑或濡,均为湿阻肌肤之象。

    治法:理气除湿,活血通络。

    方药:理气除湿汤(《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8]。方中茯苓健脾利湿,柴胡疏肝理气,两者共用,理气除湿;萆薢、苍术、木瓜配合茯苓除湿通络;青皮、陈皮、香附配合柴胡理气通络;丹参、地龙活血化瘀通络。全方共奏理气除湿、活血通络之功。若寒盛者,加桂枝、淫羊藿;气虚者,加黄芪、薏苡仁,苍术易白术;寒湿痹阻证见四肢肌肉疼痛,肢体痿弱无力,遇寒肢端发凉变色疼痛,或肌肤麻木不仁,或畏寒身痛者,合薏苡仁汤(《奇效良方》)加减。

    3.1.2 湿热痹阻证 四肢肌肉疼痛、重着、无力,局部热感;四肢沉重,身热不扬,或发热,汗出黏腻,食欲不振,胸脘痞闷,面色虚浮,或眼睑皮疹,二便不调;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以肌肉疼痛、重着、无力,局部热感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湿邪黏滞、重浊,壅滞经络肌腠,则四肢肌肉疼痛、重着、无力、四肢困重;热邪阻络,则局部热感;湿热相搏,邪热不能外散,挟湿而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