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2010
编号:13802458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伴痛风临床特征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10
     本研究同时显示,痛风发作组出血时血尿酸增高者高于未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生化基础及最直接的危险因素。这再次提示我们对痛风患者平时应该重视降尿酸治疗,注意控制血尿酸水平。此外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如发现血尿酸升高,应告知患者做好发作的心理准备,同时避免使用可引起血尿酸增高的药物,确保正常的尿量,无禁忌时可加用小苏打碱化尿液。在消化道出血时发现血尿酸增高,及时进行药物降尿酸治疗是否能够减少痛风发作或缩短发作时间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本研究48例使用埃索美拉唑的患者发作比例(66.67%)高于21例使用泮托拉唑的患者(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一般认为,血小板凝集及血浆凝血功能诱导的止血需要在pH > 6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提升胃内pH值是止血的关键。埃索美拉唑是弱碱性质子泵抑制剂,在碱性环境中无药物活性,易被强酸吸引,进入到胃壁细胞后,能在患者胃内酸浓度较高的壁细胞泌酸微管内发生聚集,由S-异构体转化为螺环中间体,生成次磺酸,与H+/K+-ATP酶共价结合,从而抑制H+分泌,升高胃内pH值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