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2010
编号:13802461
干燥综合征之临证变法刍议(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10
     3 阳病治阴重在阳中求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阳病指阴虚火旺之病,治阴指阴虚火旺病要滋阴才是治本之道。因此,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告诉了我们SS的治疗大法。唐·王冰对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注语中提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肾主真水,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出现阳偏亢之象,此非火之有余,乃水之不足,故必须滋养肾水,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治疗。此即是治疗SS之常法。虽然如此,临床上不少SS患者在应用大队滋补肝肾之阴的药物后,口干、眼干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对于此类患者,常法用之无效,需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

    明·张介宾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提出了“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治疗思路。《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治疗阴不足的病症时,在滋阴药的基础上适当配伍少量补阳药,可以起到阳生阴长的互根互用作用,否则,专于养阴,难免有“孤阴不长”的倾向。当然,对于阴虚初起的患者,未必一定要配伍补阳药,单纯滋阴之品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于阴虚日久的患者,阳中求阴就显得相当重要,这一点对于病程较久的SS患者尤为明显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