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王杰 刘健 黄旦 王馨 杜新雷【摘 要】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是伴随病程发展中晚期出现的骨质变化的病理状态,会造成患者关节严重变形,生活质量下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查阅整理近年来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药通过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形成与骨吸收指标,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平衡,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达到祛风通络、清热活血的功效,从而有效改善骨破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骨破坏;骨代谢;中医药;免疫炎症;研究进展;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关节病变为主的免疫性疾病,常见双手、双膝、双腕、踝关节的形状改变,同时会伴随炎性病变[1]。此外,滑膜炎症和血管翳的形成也是RA的重要病理变化,其中骨破坏是RA患者残疾的最重要因素[2]。
目前西医对阻止关节炎骨侵蚀的治疗以免疫抑制剂等方法为主,对RA骨破坏尚无有效的药物干预。随着现代中医对骨代谢和骨破坏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药防治RA骨破坏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中医药的早期治疗,整体干预,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逐渐显露。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改善RA骨代谢,缓解骨破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学对RA骨破坏的认识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内因是人体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气。刘健[3]通过总结大量临床诊疗认为,RA以脾胃虚弱为本,风寒湿热为标,痰瘀互结为病理基础。其中骨破坏早已被古代医家所认识,《黄帝内经》将痹证中的骨破坏称为“骨痹”,如《素问·长刺节论篇》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名曰骨痹。”并认为骨痹主要由于肾脏亏损造成,如《灵枢·五邪》曰:“邪在肾则骨痛、阴痹。”
根据RA骨破坏的临床特点可以将其归于“骨痹”“顽痹”“鹤膝风”“历节病”中的“骨蚀”[4]。路志正[5]认为,RA骨破坏主要是由内在肾精亏虚、肝血不足、脾气虚弱导致的骨髓筋脉失于濡润所致。李锦[6]运用肌骨超声技术,发现RA肝肾亏虚证患者更易出现骨蚀、骨破坏现象。韩盛昊等[7]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RA中医体质类型中骨破坏差异发现,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瘀体质和湿热体质的RA患者骨密度较低,其中骨密度数值最低的是阳虚体质。根据现代众多医家的研究,可以发现RA骨破坏主要与肾相关,但是不唯主肾,肝脾皆有影响;因此,日后临床治疗骨破坏时需注意培补肝肾、健脾通络等,以达到濡养筋脉,坚固骨骼。
2 RA骨破坏与骨代谢的发病机制
RA的症状主要是伴有关节软骨和骨骼破坏的滑膜炎[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3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