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为墙”理论在慢性筋骨病治疗中的探讨
肌肉,骨质疏松,骨关节炎
谢庆华 张昌攀 张丰毅 曾春平【摘 要】 中医经典理论“骨为干、筋为刚”,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但“肉为墙”理论在临床尚未得到广泛重视。文章分别从中医经典理论、中西医不同治疗方法,對“肉为墙”理论在慢性筋骨病治疗中的运用进行探讨,认为“肉为墙”理论的指导意义为通过中药内服健脾生肌;通过康复锻炼,外塑肌肉藩篱,内外同治,加快康复。
【关键词】 慢性筋骨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肉为墙;肌肉
目前临床上针对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多强调“筋骨并重”,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要思路。忽视了“肉为墙”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筋、骨、肉是人体运动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活动。在慢性筋骨病的诊治中要快速发挥临床疗效,必须重视“肉为墙”理论在其中的作用,强调“筋、骨、肉”三者并重。
1 中医学对“肉为墙”理论的相关认识
《灵枢·经脉》载:“骨为干,筋为刚,肉为墙。”此处的“肉”不同于西医学之肌肉,包括皮下脂肪组织、肌肉软组织、平滑肌、骨骼肌、横膈肌及网系膜等组织[1],分布于骨骼、关节周围,除了起到缓冲屏障的作用外,还能够保护骨关节,是骨关节活动的动力[2]。《素问·痿论篇》载:“脾主身之肌肉,脾气热,则胃热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脾主运化,脾胃强健,化生有源,气血津液充足,骨骼、肌肉、筋脉得以濡养,则筋骨强健、肌肉丰满,运动如常[3]。若脾失运化,肌肉、筋骨失其濡养,导致肌肉、筋骨萎缩、疲劳等[4]。临床常见骨关节拘挛、疼痛、屈伸不利、行走困难等表现。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所言:“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故不用焉。”
肾主骨,为人体先天之本,先天之肾精充盈有赖于后天脾胃的充养。《素问·五脏生成篇》载:“肾之合骨也,其主脾也。”《灵枢·本神》记载:“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脾胃虚弱,失于运化功能,气血生成不足,后天无以养先天。筋骨失于濡养则痿弱乏力,可发为慢性筋骨病。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载:“脾病则下流乘肾……则骨乏无力……令人骨髓空虚。”病理上,脾肾互相影响,脾失运化,肾失所养,则骨髓空虚、筋骨乏力。《灵枢·经脉》载:“足少阴气绝则骨枯……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肾气虚衰,则骨枯髓弱,肉无以附着,无肌肉滋养,骨髓失濡,两者相互影响,循环反复,可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5]。
2 在“肉为墙”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手段治疗慢性筋骨病
2.1 内治法 在慢性筋骨病的内治疗法中,应重视顾护脾胃,补脾生肌[6]。《外科证治·胃气论》言:“诸药不能自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7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