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教授运用新安医学理论对五脏痹的再认识与探讨
万磊 黄传兵 曹云祥 谌曦 汪元【摘 要】 五脏痹是按五脏部位分类的痹病。指五脏气血痹阻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痹、心痹、脾痹、肺痹和肾痹。刘健教授在继承前世新安医家学术思想的同时,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见解。刘健教授认为,五脏痹的病因病机呈现外邪侵袭、脾失健运、肝肾不足、情志异常的特点。同时,五体痹可以向五脏痹传变,而五脏痹之间也会发生传变。刘健教授根据五脏痹的临床证候特点,阐述五脏痹与脾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五脏痹;新安医学;病因病机;诊治特点;刘健
刘健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风湿病专业学科带头人。刘健教授在继承前世新安医家学术思想的同时,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见解。
五脏痹是从中医学角度对痹证从疾病部位分類的一种方法。五脏痹是指五脏气血痹阻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痹、心痹、脾痹、肺痹和肾痹[1]。《黄帝内经》将痹证按部位分为五脏痹[2]。五脏痹是体痹与脏腑痹的统一。从五脏角度分析痹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辨证论治,以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痹证的发病机制[3]。新安医学渊源流长,医家辈出,论著煌煌,新安医家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后世医家对五脏痹各有发挥。
笔者是刘健教授学术继承人,有幸随师跟诊,现将其运用新安医学对五脏痹的认识做简要阐述。
1 五脏痹的病因病机
1.1 外邪侵袭 《素问·痹论篇》云:“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刘健教授认为,五脏痹偏重风寒湿三邪,这种提法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如新安医籍《杂病心法要诀》曰:“三痹之因,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也。”新安医籍《内经博议》云:“痹者闭也,壅闭经络,血气不行,故名为痹。”新安医家徐春圃也提到,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气所致。刘健教授综合以上新安医家的观点认为,风寒湿邪为致痹的主要原因。《圣济总录纂要》曰:“热痹……盖腑脏壅热,复遇风寒湿之杂至……,阳遭其阴。”新安医家在《黄帝内经》阐述风寒湿基础上补充了其他外邪如暑热之邪致痹。新安医家提出的热痹为五脏痹治疗提供了新的治法。
1.2 脾失健运 刘健教授认为,脾失健运,导致痰湿内生是痹病的又一重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刘健教授指出,脾胃虚弱而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而易感外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