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6年第4期
编号:75938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9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
溶栓,神经功能,1西医治疗,2中医辨证论治,3针灸治疗,4民族医药的应用,5小结
     王凯华,黄龙坚,郑光珊,朱新华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王凯华1,黄龙坚1,郑光珊1,朱新华2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相当于祖国传统医学中“中风病”的范畴,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0%[1],该病发生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痊愈率低,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如何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及复发率是当下临床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现将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西医治疗

    1.1 特异性治疗特异性治疗指针对缺血损伤病理生理机制中某一特定环节进行干预。

    1.1.1 改善脑部血管循环改善脑部血管循环是近年研究热点,如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扩容等。①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是快速打通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受损神经细胞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而经典的静脉溶栓时间窗为3~4.5 h内。但是IST-3试验[2]通过对3 03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发病6 h内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仍可获益。②抗血小板聚集: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 mg/d,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325 mg/d)[3];③抗凝:Cochrane系统[4]将23 748例患者纳入24个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剂及凝血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荟萃分析,其结果提示:抗凝药并不能降低随访期末患者的病死率,虽然治疗组于3 h内进行抗凝治疗,其90 d时结局优于对照组,但由于症状性出血显著增加,因此认为超早期抗凝治疗目前尚不能代替溶栓疗法;④扩容:Cochrane系统[5]进行了18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提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进行扩容,虽然其稀释血液的作用有利于降低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其对于近期或远期的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结局均无明显影响。

    1.1.2 神经保护多项研究均提示依达拉奉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激活ERK1/2活性等途径,从而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结局,且安全性可靠[6-7]。胞二磷胆碱是一种细胞膜稳定剂,几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其在脑卒中急性期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单个试验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1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