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弗洛姆生产性人格理论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思考
积极态度,能动性,1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2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建议,3小结
栗旭升,韩丝银,赵向红,林 江(1.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3.青岛心汇路得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生产性人格理论由弗洛姆提出,他在代表作《为自己的人》中写道:“生产性是人运用他之力量的能力,是实现内在于他之潜力的能力。如果说他必须运用自己的力量,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是自由的,他不能依靠那些控制他力量的人。生产性意味着他把自己当作一个他之力量的化身,一个行动者而加以体验。”[1]因此,生产性人格理论突出自我的存在,而非对外界他者的依赖,是在自我构建基础上对自我潜能的使用。高校毕业生自从校园踏入社会,就代表着个体事业的建立和承担起家庭、社会责任重担的开端。但基于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变迁,许多高校毕业生仍处于对自我探索和职业发展的困惑时期,对自我认识不明确,容易受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抉择时思想混乱,形势令人堪忧。本文基于弗洛姆生产性人格理论,思考和分析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应对策略。
1 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1 存在问题 许多高校毕业生仍处于对自我认知模糊、对职业前景紧张好奇的状态,存在更多社会期望与内心状态之间的矛盾。而为了满足社会、家庭期望及其相应的“自我期望”,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内心需求已无条件考虑,继而被淡漠搁置,导致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不高,存在找不到自我、身心亚健康状态的现象。
1.2 原因分析
1.2.1 自我认知匮乏 许多大学生是在父母期望和学校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其在受教育阶段的“任务”明确,且大多受父母引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