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1年第3期
编号:36029
中医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1日 2021年第3期
干姜,泻心汤,黄连,1中医对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认识,2中医内治法,3中医内外合治法,4结语
     覃祥耀

    (来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 来宾 546100)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临床上常见症状为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早饱感,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6 个月以上[1]。慢性胃炎按病因可分为2 类:Hp 型胃炎和非Hp 型胃炎;按解剖位置可分为3 类: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按胃镜和病理诊断可分为2 类: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2]。根据流行病学显示,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为Hp 感染,其中70%~9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Hp 感染[1],所以在临床上常以清除Hp作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此外还有促进胃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等常规疗法。西医治疗本病注重采用标准化方案而忽视个体差异性,因此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的中医疗法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

    1 中医对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认识

    慢性胃炎以胃痛为主症者,中医诊断为“胃脘痛”;以胃脘部胀满为主症者,诊为“痞满”;若胃痛或胃脘部胀满症状不明显者,可诊断为“反酸”“嘈杂”等病[3]。其发病原因常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素体不足[4];初起多见实证,病在气分,久病则虚,病入血分。肝气犯胃,胃气郁滞,则中焦气机郁滞,脾胃升降失常,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其基本病机,病位在胃,和肝脾紧密相关[5]。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主症:胃脘胀满或疼痛,遇冷加重,嘈杂泛酸,口干口苦,肢冷便溏;次症:胃脘喜温喜按,烧心,嗳气,恶心,呕吐,口臭,纳呆,小便赤黄或短小,舌红苔黄,脉弦或者舌淡苔白脉沉,符合4 项主症加2 项次症可确诊[6]。

    2 中医内治法

    2.1 经方治疗 经方是指中医经典名方,几千年以来,经方的使用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半夏性温,散结除痞、降逆止呕,干姜温中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泻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