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相关”理论在咳嗽相关肺系疾病的临床应用
肺气,食管,脾胃,1理论源流,2肺胃相关的理论依据,3临床应用,4小结
王琳君,李耀辉,钟 珍,刘砺寒,孟方方(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咳嗽既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是独立疾病,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纵观以往,众医家多遵“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之说而从肺脾论治咳嗽相关肺系疾病有痰之病证。但在临床实际中发现,从胃论治咳嗽相关肺系疾病,亦可取得不错疗效。《素问·咳论》最早提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观点,强调咳嗽不离肺胃,为后世确立了咳嗽的辨治纲领,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1]。《景岳全书·咳嗽》篇云“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脏,此肺为本而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因伤脏,故必由脏以及肺,此脏为本而肺为标也”,张景岳首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并分析其病位在肺或他脏之不同,强调治疗外感咳嗽,必以祛邪为要,内伤咳嗽则须知治脏不可单治肺,此为治病必求于本之意,因此从胃论治咳嗽亦是从根本论治咳嗽的体现。本文基于“肺胃相关”理论探讨从胃论治咳嗽相关肺系病证,探讨其中蕴含的深意。
1 理论源流
咳嗽乃肺气上逆、肺失宣肃而发的病证,然可引起肺气上逆的脏器并非仅有肺脏,《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体现肺胃相关理论的应用,如桂枝汤证(第12条)条文所提及的“鼻鸣干呕者”正是肺胃同病的表现,同时在调护上张仲景也强调“服以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药后喝热稀粥,益胃气以助药力发汗,待其“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则肺胃之气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表固病愈。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云“此六腑咳皆以气聚胃中,上关于肺,致使面壅浮肿气逆为咳也”,认为六腑咳皆以“气聚于胃,关于肺”为基本病机。唐代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素问》言:“三焦者,非谓手少阳也,正谓上焦中焦耳。何者……故言聚于胃,关于肺也。”王氏认为三焦之咳,是因其决渎功能失调,水液输布失常,水聚于胃,则上于肺发作为咳嗽。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言“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唯湿病痰饮入胃……上入于肺,则为咳嗽”,指出湿邪痰饮多由胃而及肺引起咳嗽。明代张景岳云“诸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者,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肺为皮毛之合”。清代医家也多重视肺胃的相关性,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肺之气生于胃。”吴金寿在《三家医案合刻》中亦云“十经皆有咳,胃病安得不咳”。张璐在《张氏医通·诸气门》中载:“岐伯虽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