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月经周期,1中医内治法,2针刺及穴位贴敷疗法,3综合疗法,4结语
邹胜男,王 鑫,孙可丰(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体以外的其他部位种植并生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内膜疾病、干细胞疾病、类肿瘤疾病及免疫反应性疾病[1-2]。其临床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盆腔痛、痛经、不孕、盆腔包块及月经不调,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EMs 的病因与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因此EMs 的诊治是妇科领域的一个重难点。中医古典文献中没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述,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中医学“痛经”“不孕症”“癥瘕”“月经病”等范畴[3]。赵心韵[4]研究330 例EMs 患者的中医证候,发现EMs最常见的单证候为气滞证(血瘀证不纳入统计),最常见的复合证候是气滞血瘀证。谢丹丹等[5]归纳EMs临床可见气滞血瘀、肾虚血瘀、湿热瘀结、寒凝血瘀等证型,但以气滞血瘀型最为多见。孙文杰等[6]基于数据库分析,对EMs 中医证候进行频次统计,发现气滞血瘀型占比最大。中医药从整体治疗和辨证施治角度出发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EMs 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1 中医内治法
许多医家发现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对气滞血瘀型EMs 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缓解作用,且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和远期效果稳定的优势。
1.1 中药汤剂治疗 姜珊珊[7]治疗气滞血瘀型EMs痛经患者36 例,采用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减汤剂(药物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五灵脂、生蒲黄、乌药)治疗3 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患者疼痛严重程度评分(COX)及疼痛程度评分(VAS)均降低,痛经发作时间及程度均减轻,疼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91.43%,停药3 个月后复发率为5.71%。张文华[8]观察70 例气滞血瘀型EMs 患者,对照组35 例予以达那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桃核承气汤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