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婚礼浪费有理
热播电视剧《浮沉》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婚姻幸福不是以结婚为目的,而是以结婚为开始。”但在婚庆市场一派繁荣的景象背后,面对婚姻的一对新人却叫苦不迭。“裸婚”的诞生是否能让年轻一代挣脱陈旧观念的束缚,让婚礼不举债、不奢侈,让爱情和生活方式返璞归真?
中国人向来重视“红白喜事”,其中,婚庆最被看重。在2009年西博会第二届国际婚俗文化节上已有以下数据:中国每年因婚庆产生的狭义消费高达4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婚庆产业所涉及的相关行业至少有60多个门类,在每年近1000万的结婚队伍中,有88.4%的新人需要拍摄婚纱照,49.14%的新人计划请婚庆公司,78.74%的新人准备到酒楼举办婚宴,36.83%的新人要为新娘购买婚纱,而67.66%的新人将安排蜜月旅游。婚庆消费市场巨大,行业又缺乏统一的监管,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着如饥似渴的创业者们,形成了婚庆市场如今一派繁荣的盛况。
婚礼束缚
, 百拇医药 为什么婚庆市场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商机,而且从不缺乏埋单者?
我们知道,在古代,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晚辈不容推卸的责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中国重视婚姻之礼由来已久,在一个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如今的婚礼多有古代“六礼”的影子,“六礼”中的纳征、亲迎就是现在所说的下聘礼和婚宴。由于古代子女的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夫妻在结婚前多没有接触,那么男方如何才能知道女方家的态度呢?于是就有了“纳采”一说,类似于现在说的见面礼。古代的“见面礼”并不是金银器皿,而是雁,为的是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现在则多演变为实物礼品、礼金等,又因地域、地位、贫富而各有不同,但在经济形势的刺激下,“见面礼”的规格和标准也一度水涨船高。
, 百拇医药
当然,在古代娶老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光是纳征这一个环节的花销就不小。由于“征”有“成”的意思,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纳征代表着今天的订婚,且即便“贵为天子”的帝王也不能免,就算条件不允许想跳过这一环节也是不可能的,而当下准夫妻最抹不开的却是人情债和脸面。
一般情况下,古代民间“下聘礼(纳征)”的物品包括:金花(簪)一对,金环(镯)一对,金戒指(一金一铜)一对,豚肉、喜酒、羊、喜糕,红绸二尺四寸,乌纱绸七尺,红蜡四对,爆竹、礼香各两把,耳饰一对,姜花、礼饼各若干。按目前的市场价简单估算一下,古代聘礼的标准已经过万。虽然如今的聘礼已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各个地区基本形成了颇为统一的礼金数,如河北多为15000~20000元不等;上海则根据家庭条件的不同大致为8888元、9999元、88888元等,多取吉利的数字;内蒙古一般也取吉利的数字:8888元、15888元、16888元……
如今,步入婚姻殿堂的80后多是“独生代”,他们独具个性的消费意识,让其对婚礼消费的需求已由简单的温饱型发展为个性创意型,在双方父母的“倾力”支持下,婚宴酒席隆重奢侈,用北京话说这叫“有面儿”。
, 百拇医药
结婚之礼在古代被称为“亲迎”,与今日的迎亲有异曲同工之妙。汉宣帝曾专门下过诏书,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奏乐庆贺,到了明清两代,迎亲队伍开始有“僭越”之势,开始讲排场和体面:迎亲队伍前面有“开道”、“回避”等字样的禁牌,甚至模仿帝王仪仗,加入金瓜、斧钺等,因为嫁娶是人生大事,是大喜事,所以虽有逾礼,官府也一般不加干涉。不过从先秦时代起,婚礼使用的器物就有超越身份的现象,这也能说明为何后世会如此重视婚姻之礼,因为婚宴的排场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夫妻双方的地位和身份。所以,不管是喜糖包装、礼服定制,还是酒席菜单、迎亲排场,双方家庭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以达到能力之内的最高标准,由于准夫妻精力有限,“师出有名”的婚庆公司开始大行敛财之道。
繁荣背后的负担
如今,婚庆产业与新婚消费的其他众多关联行业如家电、家居、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逐步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婚庆产业链条。婚庆消费总额所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
, 百拇医药
表现最直观的就是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大婚,当天来自欧洲、亚洲等各国的上百万人赶赴伦敦街头观礼,虽然只有37%的人选择过夜,但伦敦酒店业仍迎来18.5万住店客人,另有5万人则选择入驻经济型酒店。而五分之一的入住者房费约在100~149英磅/天之间,更有约2万人的房费超过300英磅/天。在王子大婚的周末,旅游者还最大程度地带动了伦敦酒吧、夜店及餐馆消费。一些英国媒体当时就预测,婚礼会为英国经济带来10亿英镑的收入(仅纪念品的销售就达2600万英镑),使英国的经济增长加快0.25个百分点。
不过虽然我国的婚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对拉动GDP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有网友却感叹“婚礼费用比GDP跑得快多了,我们已经不堪重负”。“过去的婚礼大多简单,发些喜糖,请几个亲朋好友就算结婚了,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普遍有限。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办一个盛大隆重的婚礼,是越来越多新人理所当然的选择。但眼瞅着如今迎亲的车队越来越长,酒店里的宴席越来越贵,蜜月旅行越走越远,结婚办喜事的费用也越来越离谱。婚礼,已在重重攀比竞相奢侈中成了新的社会负担。”一位刚结完婚正在蜜月旅行的媒体人如是说。
, 百拇医药
婚庆花费是否值当
虽说婚礼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不应留下遗憾,但是从简的婚礼就不能代表婚姻的神圣和长久了吗?连年攀升的婚庆花费是否值当呢?
笔者走访多家婚纱影楼、婚庆礼仪服务机构发现:部分存有二次或多次隐形消费的可能;先交钱后服务的行规,也让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同时,消费者也很难区分婚庆服务机构的资质和人员、设备的等级……
一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商家往往看准了消费者“一辈子也就这一次”的心理,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连哄带骗加耍赖”,钱便挣到了手,这其中就不乏毫无必要的额外消费,造成资源浪费。
显然,婚庆产业在拉动GDP的同时,在商家极度敛财的情况下,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但是,许多人的心态又十分矛盾,一方面抱怨婚庆费用太高,一方面又艳羡别人的排场。当然,也不乏迫于双方父母的各种压力而勉强操办的,加之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名人、明星等纷纷操办奢华婚礼,视频、图片新闻在网络上一再传播后,有意无意地刺激着人们讲排场的心理,许多年轻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奢婚”的“粉丝”。
奢办婚事耗费钱财和精力,浪费资源和时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过,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开始改变老套的结婚模式,推出一些既热烈又简朴、既新潮又时尚的结婚方式,这种或“半裸”或“全裸”的绿色结婚方式,不仅体现了一代人对婚姻理解的转变,也体现了他们对物质生活观念的转变。
(摘自《百姓生活·下半月》), 百拇医药(百姓生活·下半月编辑部)
中国人向来重视“红白喜事”,其中,婚庆最被看重。在2009年西博会第二届国际婚俗文化节上已有以下数据:中国每年因婚庆产生的狭义消费高达4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婚庆产业所涉及的相关行业至少有60多个门类,在每年近1000万的结婚队伍中,有88.4%的新人需要拍摄婚纱照,49.14%的新人计划请婚庆公司,78.74%的新人准备到酒楼举办婚宴,36.83%的新人要为新娘购买婚纱,而67.66%的新人将安排蜜月旅游。婚庆消费市场巨大,行业又缺乏统一的监管,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着如饥似渴的创业者们,形成了婚庆市场如今一派繁荣的盛况。
婚礼束缚
, 百拇医药 为什么婚庆市场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商机,而且从不缺乏埋单者?
我们知道,在古代,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晚辈不容推卸的责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中国重视婚姻之礼由来已久,在一个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如今的婚礼多有古代“六礼”的影子,“六礼”中的纳征、亲迎就是现在所说的下聘礼和婚宴。由于古代子女的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夫妻在结婚前多没有接触,那么男方如何才能知道女方家的态度呢?于是就有了“纳采”一说,类似于现在说的见面礼。古代的“见面礼”并不是金银器皿,而是雁,为的是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现在则多演变为实物礼品、礼金等,又因地域、地位、贫富而各有不同,但在经济形势的刺激下,“见面礼”的规格和标准也一度水涨船高。
, 百拇医药
当然,在古代娶老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光是纳征这一个环节的花销就不小。由于“征”有“成”的意思,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纳征代表着今天的订婚,且即便“贵为天子”的帝王也不能免,就算条件不允许想跳过这一环节也是不可能的,而当下准夫妻最抹不开的却是人情债和脸面。
一般情况下,古代民间“下聘礼(纳征)”的物品包括:金花(簪)一对,金环(镯)一对,金戒指(一金一铜)一对,豚肉、喜酒、羊、喜糕,红绸二尺四寸,乌纱绸七尺,红蜡四对,爆竹、礼香各两把,耳饰一对,姜花、礼饼各若干。按目前的市场价简单估算一下,古代聘礼的标准已经过万。虽然如今的聘礼已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各个地区基本形成了颇为统一的礼金数,如河北多为15000~20000元不等;上海则根据家庭条件的不同大致为8888元、9999元、88888元等,多取吉利的数字;内蒙古一般也取吉利的数字:8888元、15888元、16888元……
如今,步入婚姻殿堂的80后多是“独生代”,他们独具个性的消费意识,让其对婚礼消费的需求已由简单的温饱型发展为个性创意型,在双方父母的“倾力”支持下,婚宴酒席隆重奢侈,用北京话说这叫“有面儿”。
, 百拇医药
结婚之礼在古代被称为“亲迎”,与今日的迎亲有异曲同工之妙。汉宣帝曾专门下过诏书,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奏乐庆贺,到了明清两代,迎亲队伍开始有“僭越”之势,开始讲排场和体面:迎亲队伍前面有“开道”、“回避”等字样的禁牌,甚至模仿帝王仪仗,加入金瓜、斧钺等,因为嫁娶是人生大事,是大喜事,所以虽有逾礼,官府也一般不加干涉。不过从先秦时代起,婚礼使用的器物就有超越身份的现象,这也能说明为何后世会如此重视婚姻之礼,因为婚宴的排场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夫妻双方的地位和身份。所以,不管是喜糖包装、礼服定制,还是酒席菜单、迎亲排场,双方家庭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以达到能力之内的最高标准,由于准夫妻精力有限,“师出有名”的婚庆公司开始大行敛财之道。
繁荣背后的负担
如今,婚庆产业与新婚消费的其他众多关联行业如家电、家居、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逐步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婚庆产业链条。婚庆消费总额所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
, 百拇医药
表现最直观的就是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大婚,当天来自欧洲、亚洲等各国的上百万人赶赴伦敦街头观礼,虽然只有37%的人选择过夜,但伦敦酒店业仍迎来18.5万住店客人,另有5万人则选择入驻经济型酒店。而五分之一的入住者房费约在100~149英磅/天之间,更有约2万人的房费超过300英磅/天。在王子大婚的周末,旅游者还最大程度地带动了伦敦酒吧、夜店及餐馆消费。一些英国媒体当时就预测,婚礼会为英国经济带来10亿英镑的收入(仅纪念品的销售就达2600万英镑),使英国的经济增长加快0.25个百分点。
不过虽然我国的婚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对拉动GDP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有网友却感叹“婚礼费用比GDP跑得快多了,我们已经不堪重负”。“过去的婚礼大多简单,发些喜糖,请几个亲朋好友就算结婚了,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普遍有限。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办一个盛大隆重的婚礼,是越来越多新人理所当然的选择。但眼瞅着如今迎亲的车队越来越长,酒店里的宴席越来越贵,蜜月旅行越走越远,结婚办喜事的费用也越来越离谱。婚礼,已在重重攀比竞相奢侈中成了新的社会负担。”一位刚结完婚正在蜜月旅行的媒体人如是说。
, 百拇医药
婚庆花费是否值当
虽说婚礼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不应留下遗憾,但是从简的婚礼就不能代表婚姻的神圣和长久了吗?连年攀升的婚庆花费是否值当呢?
笔者走访多家婚纱影楼、婚庆礼仪服务机构发现:部分存有二次或多次隐形消费的可能;先交钱后服务的行规,也让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同时,消费者也很难区分婚庆服务机构的资质和人员、设备的等级……
一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商家往往看准了消费者“一辈子也就这一次”的心理,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连哄带骗加耍赖”,钱便挣到了手,这其中就不乏毫无必要的额外消费,造成资源浪费。
显然,婚庆产业在拉动GDP的同时,在商家极度敛财的情况下,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但是,许多人的心态又十分矛盾,一方面抱怨婚庆费用太高,一方面又艳羡别人的排场。当然,也不乏迫于双方父母的各种压力而勉强操办的,加之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名人、明星等纷纷操办奢华婚礼,视频、图片新闻在网络上一再传播后,有意无意地刺激着人们讲排场的心理,许多年轻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奢婚”的“粉丝”。
奢办婚事耗费钱财和精力,浪费资源和时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过,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开始改变老套的结婚模式,推出一些既热烈又简朴、既新潮又时尚的结婚方式,这种或“半裸”或“全裸”的绿色结婚方式,不仅体现了一代人对婚姻理解的转变,也体现了他们对物质生活观念的转变。
(摘自《百姓生活·下半月》), 百拇医药(百姓生活·下半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