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32
编号:13739249
全球“光棍时代”到来?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幸福家庭》 20132
     如果你在11月11日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祝愿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这是在提醒你“光棍节到了”。

    与万圣节之类的洋节不同,被热炒的光棍节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节日。1993年,南京大学“名草无主”寝室的4名大学生是光棍节的首创者。每年1月1日称为小光棍节,1月11日和11月1日称为中光棍节,11月11日称为大光棍节或者称圣(剩)光棍节。2011年11月11日则是世纪光棍节。光棍节的吉祥物是四根油条加一个鸡蛋的营养早餐。鸡蛋是11·11中间的那个圆点。

    其实不光中国,大量光棍的出现也是世界普遍现象。

    这首先表现在光棍家庭的增加。在发达国家,孕育子女已不再是家庭的核心功能,单身正成为社会上的富裕病。与二人世界的丁克家庭以及一家三口的核心家庭相比,只有一名家庭成员的超级核心家庭显著增多,这一趋势与国家的富裕程度、福利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程度成正比。
, 百拇医药
    欧睿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去15年中,全球单身人数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上升了55%。英国34%的家庭是光棍家庭;法国每3户就有1户是单身;德国柏林独身人口达到54%;瑞士的“光棍家庭”占家庭总数的47%,挪威的则占40%。

    其次,单身女性也就是俗称的女光棍增长显著。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伯恩茅斯女子中学校长曾对6年级女生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可怕的事实。你们当中每10个人只有一个有机会结婚。”100年过去了,如今的女性单身潮则主要是女性经济地位提高后的主动选择。在美国,女性独居者有1800万,比独居男士多出400万人;2010年,30岁以上的日本女性有13%未婚;在新加坡,同年龄段大学学历女性有27%未婚。

    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三高”已经成为女光棍的典型特征。全球女性受教育情况和工作情况已经出现阴盛阳衰的趋势。据统计,美国上世纪70年代男女同校后大约10年的时间,女生就成了大学生中的多数。从就业看,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中,工作机会越来越青睐于女性擅长的人际交流领域。英国《金融时报》统计,在2009年,金融危机使美国失去了51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男性失业者占80%。相比来说,女性在教育、医疗卫生等相对稳定的行业谋职,失业率低于男性。1996年,英国女作家海伦·菲尔丁出版了畅销书《布里奇特·琼斯单身日记》,主人公就是一位“白富美”。2001年,经济学家麦卡锡首次提出了“布里奇特·琼斯经济”,也就是“单身女性经济”的概念,他说:“与其他阶层相比,单身女性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掷千金。”这说出了一条真理——光棍节真正的购物主力军根本不是什么男光棍,而是女人们。
, 百拇医药
    据淘宝网统计,光棍节乃至所有网购排前两位的都是女性青睐的衣服和化妆品。早在2002年,美国女性商旅游客就已经超越男游客。而中国人到国外血拼的主体也是女性。

    第三,与商场里的阴盛阳衰相比,全球男女出生性别比则呈现阳盛阴衰的态势。据统计,全球新生儿中,男女性别比为106∶100。中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如今是118∶100。预计到2020年,中国适婚人口中,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口学家预测,这些人可能会打光棍。

    早在1986年,美国人口学家詹姆斯·怀特就发现,人口出生性别与父亲体内性激素含量有关。其中“男性职业”生男孩的几率远远大于女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战争期间男婴出生数量猛增。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在从事工程师等男性化职业的人群中,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40∶100。在从事护士等女性化职业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变为100∶135。因此在农业人口比例还很高、“农民工”盛行的中国,实现产业转型也许才是解决男光棍问题的关键。

    此外,由于男性寿命普遍低于女性,人口总的性别比其实正趋向平衡。这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更为明显。在西方国家,美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55岁至64岁人口大多退休,退休男性需要的医疗支出为18.7万美元,而退休女性支出则高达21.3万美元。因此,与男性“脱光”同样迫切的是,如何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解决单身女性的养老问题。

    由此看来,光棍节不仅仅是单身年轻人寻找群体归属感的“自造节日”,更是运用自嘲和反讽的形式表现出的大众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写照,一场全球性的“光棍潮”正在到来。

    (摘自《世界知识》), http://www.100md.com(杨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