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老外,不务学业务生活
冒犯了邻居,坚持要道歉
因老公到美国出差时,听闻有个美国客户有让儿子到中国游学的计划,于是白告奋勇表示愿意接待。就这样,暑假一到,14岁的美国初中生迈克背着大大小小的音乐器械出现在了我家门口。
我们本打算接机,但老迈克不允许。理由是:小迈克必须从一开始就接受新环境带来的挑战。这做父亲的也太严厉和心宽了!我想,要是我儿子去国外,别说接机了,我会安排好他在国外的一切衣食住行,以确保他的安全。
但与我想象中不同的是,迈克并没有满腹牢骚。这孩子个子高高的,一身花里胡哨的运动装,说一口结巴的中文,自信大胆,礼貌友好。相比之下,跟他同岁的我儿子反而畏手畏脚,有些拘泥。早听说这小子是“音乐达人”,于是给他留了最大的那间卧室,结果一排架子鼓还是占了大半个空间。
从他来的第一天,我们就深刻地领教了“闹腾”这个词。这个活泼得像得了多动症的小老外,一会儿架子鼓叮咣玩命地敲,一会儿伴奏声、吉他声又吵作一团,闹得邻居轮番上阵敲我们家的门,就差没报警了。看来“客随主便”这话一点不假。
第二天,当迈克再次坐在架子鼓前举起他的小槌时,我和老公一溜烟儿跑进他的房间,连哄带骗给他讲明利害关系:阿姨家的房子有别于他们家的别墅,上下楼之间隔音效果有限,因此,他的所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邻居家的生活。
本以为小家伙听了我们的诉苦会不以为然,没想到他当即满脸歉意地提出:要亲自到邻居家道歉。“道歉倒不必!”我急忙说,“以后避免就可以了。”可这倔强的小子认为,道歉这道程序绝对不可以省略。
无奈,我只得带着他楼上楼下,挨家挨户地点头哈腰道歉。
广场上乞讨的小老外
儿子要上各种补习班,老公要上班,我要忙家务,一家人只能偶尔陪迈克到知名景点逛逛。迈克倒也不介意,自己一早拿个地图,搭地铁、坐公交,在城市里转悠,晚上按时归家。
那天下午,我送儿子去补习班后,刚回家,住隔壁的李奶奶跑来打小报告:“不好了,你赶紧去看看吧,你家那个小老外跑咱广场乞讨去了!”
跑广场去乞讨?我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细数他来我家不过几日,好吃好喝地由他挑,咋还不知足,乞讨去了?我一路上气不接下气地直奔广场,左右开弓扒开一帮围观者后,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只见迈克的架子鼓和吉他摆在一旁,他正一边给围观的人鞠躬,—边笑嘻嘻地捧着牛仔帽讨钱。
这孩子,赚那一元两元的零花钱,也不嫌丢人!回到家,把莫名其妙的迈克丢到一边,也不管美国是白天还是午夜,一个电话打过去,向老迈克汇报了情况。本以为他会如我般震惊加震怒,没想到传到耳朵的却是爽朗的大笑:“那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愕然。人家老爹对此事不上心,我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一天晚餐,我特意从网上恶补了几道西式餐点,想给不习惯中餐的迈克换个口味。当我将牛排、披萨和意大利面逐一端上桌时,迈克一边说谢谢,一边夸张地做出享受美味的动作。与之相反,儿子和老公才吃了几口,便都皱起眉头吐槽:“这么难吃!”“太酸了,什么怪味道!”“还不如吃方便面呢。”
我想起,给儿子和老公做了十几年的饭,他们不是挑剔就是抱怨,从没说过“谢谢”二字,瞬间心寒。餐毕,更令我没想到的是,迈克为了表示感谢,提出由他洗碗。站在厨房,看他熟练地将碗筷洗好后一一放进消毒柜,我儿子傻呆呆地在一旁当下手却不知所措时,感慨不已。
会家务比成绩更重要?
没多久,迈克成了小区里的活跃分子。他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今天和广场上的李大爷学会了“耍大鞭”;明天又和对门的赵阿姨学会了扭秧歌;还跑到肉夹馍的小店看人家做火烧;闯到小吃店里跟人家学馅饼……总之,只要迈克认为新鲜有趣的,铁了心也要搞个明白。
一天,我看他到处疯玩,就问:“你在学校的成绩怎么样?”迈克倒也诚恳,直接回答:“不怎么好,但也说得过去!”“那为什么不努力成为优秀生呢?”“阿姨,你没感觉我已经很优秀了吗?”“已经很优秀了?”我笑而不答。
他接着说:“我会做饭洗衣、会修电器、懂野外生存技能,没有爸爸妈妈,也能照顾好自己……”他如数家珍般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一股脑罗列出来。的确,到我们家后,他坚持自己洗衣物,有一次还解决了家里的电路故障。但看他把自己夸上了天,我忍不住插嘴:“可是作为学生,要为以后更美好的生活打基础,学习不是更重要一些吗?”
“阿姨!家务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如果连生活自理都没法保证,还谈什么生活呢?”长到40岁,我第一次被一个14岁的毛头小子问得哑口无言!可不是吗,我儿子哪会他说的那些。看小迈克能说会道,如此有主见,想起自己儿子,我突然没了底气。
那天,儿子要我去跟老师说,他不想参加学校合唱团的培训。原来是老师看他各门成绩都很优秀,于是邀请他参加暑假培训结束后的合唱表演,可他不喜欢唱歌。迈克奇怪地问:“你当时为什么不拒绝老师?”儿子难为情地说:“我能拒绝吗?我是培训班的尖子生,我要是拒绝,老师该多失望?”
听完,迈克露出无法理解的表情。我也第一次意识到,儿子连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都没有。
循规蹈矩的人生与意想不到的人生
暑假游学很快就结束了。离开前,迈克特意下厨为我们做了西式糕点、中式馅饼和火烧,以表达感激。别说,味道都还挺不错。
餐问,儿子认真地问:“迈克,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当摇滚歌手!”说着,迈克欢快地扭动健壮的身子,一边做弹吉他状,一边陶醉地大唱起来。“你爸妈会支持吗?”儿子继续问。“我喜欢的东西,关爸妈什么事?”迈克的话一出口,我们全家瞬间石化。
迈克回美国后,我们一直从老迈克或他偶尔打来的电话中了解到他的成长点滴:迈克成立了乐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不坏。在我儿子没日没夜为争夺独木桥做最后的冲刺时,迈克还沉浸在摇滚乐中不能自拔。突然有一天,老迈克问小迈克:“儿子,如果将来你真的在音乐这条路上打拼,会有比较靠谱的生活吗?”小迈克想了想,感觉老爹的话有理,遂一边继续音乐梦,一边又把学习摆到了桌面上。好在一家人的要求不高,迈克还算顺利地考取了一所三流的工程大学和一所二流的音乐学院。
相比迈克的“不思进取”,儿子倒是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像许多中国的孩子一样,考上大学的他仿佛一下子从人间地狱跃到了天堂,最大的区别是之前爱不释手的各类名著以及学习书籍,从此再没在他的视野里出现过。而此时,为了梦想和生活的迈克,却每天穿梭在两所大学之间,全然没了往日的轻松。
照这样下去,我不难想象,儿子大学毕业后,不过是找份稳定的工作,再结婚生子循环老一辈的人生;而迈克却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这令我和老公陷入了沉思。
(摘自《家人》2016年7月6日) (亦诺)
因老公到美国出差时,听闻有个美国客户有让儿子到中国游学的计划,于是白告奋勇表示愿意接待。就这样,暑假一到,14岁的美国初中生迈克背着大大小小的音乐器械出现在了我家门口。
我们本打算接机,但老迈克不允许。理由是:小迈克必须从一开始就接受新环境带来的挑战。这做父亲的也太严厉和心宽了!我想,要是我儿子去国外,别说接机了,我会安排好他在国外的一切衣食住行,以确保他的安全。
但与我想象中不同的是,迈克并没有满腹牢骚。这孩子个子高高的,一身花里胡哨的运动装,说一口结巴的中文,自信大胆,礼貌友好。相比之下,跟他同岁的我儿子反而畏手畏脚,有些拘泥。早听说这小子是“音乐达人”,于是给他留了最大的那间卧室,结果一排架子鼓还是占了大半个空间。
从他来的第一天,我们就深刻地领教了“闹腾”这个词。这个活泼得像得了多动症的小老外,一会儿架子鼓叮咣玩命地敲,一会儿伴奏声、吉他声又吵作一团,闹得邻居轮番上阵敲我们家的门,就差没报警了。看来“客随主便”这话一点不假。
第二天,当迈克再次坐在架子鼓前举起他的小槌时,我和老公一溜烟儿跑进他的房间,连哄带骗给他讲明利害关系:阿姨家的房子有别于他们家的别墅,上下楼之间隔音效果有限,因此,他的所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邻居家的生活。
本以为小家伙听了我们的诉苦会不以为然,没想到他当即满脸歉意地提出:要亲自到邻居家道歉。“道歉倒不必!”我急忙说,“以后避免就可以了。”可这倔强的小子认为,道歉这道程序绝对不可以省略。
无奈,我只得带着他楼上楼下,挨家挨户地点头哈腰道歉。
广场上乞讨的小老外
儿子要上各种补习班,老公要上班,我要忙家务,一家人只能偶尔陪迈克到知名景点逛逛。迈克倒也不介意,自己一早拿个地图,搭地铁、坐公交,在城市里转悠,晚上按时归家。
那天下午,我送儿子去补习班后,刚回家,住隔壁的李奶奶跑来打小报告:“不好了,你赶紧去看看吧,你家那个小老外跑咱广场乞讨去了!”
跑广场去乞讨?我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细数他来我家不过几日,好吃好喝地由他挑,咋还不知足,乞讨去了?我一路上气不接下气地直奔广场,左右开弓扒开一帮围观者后,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只见迈克的架子鼓和吉他摆在一旁,他正一边给围观的人鞠躬,—边笑嘻嘻地捧着牛仔帽讨钱。
这孩子,赚那一元两元的零花钱,也不嫌丢人!回到家,把莫名其妙的迈克丢到一边,也不管美国是白天还是午夜,一个电话打过去,向老迈克汇报了情况。本以为他会如我般震惊加震怒,没想到传到耳朵的却是爽朗的大笑:“那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愕然。人家老爹对此事不上心,我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一天晚餐,我特意从网上恶补了几道西式餐点,想给不习惯中餐的迈克换个口味。当我将牛排、披萨和意大利面逐一端上桌时,迈克一边说谢谢,一边夸张地做出享受美味的动作。与之相反,儿子和老公才吃了几口,便都皱起眉头吐槽:“这么难吃!”“太酸了,什么怪味道!”“还不如吃方便面呢。”
我想起,给儿子和老公做了十几年的饭,他们不是挑剔就是抱怨,从没说过“谢谢”二字,瞬间心寒。餐毕,更令我没想到的是,迈克为了表示感谢,提出由他洗碗。站在厨房,看他熟练地将碗筷洗好后一一放进消毒柜,我儿子傻呆呆地在一旁当下手却不知所措时,感慨不已。
会家务比成绩更重要?
没多久,迈克成了小区里的活跃分子。他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今天和广场上的李大爷学会了“耍大鞭”;明天又和对门的赵阿姨学会了扭秧歌;还跑到肉夹馍的小店看人家做火烧;闯到小吃店里跟人家学馅饼……总之,只要迈克认为新鲜有趣的,铁了心也要搞个明白。
一天,我看他到处疯玩,就问:“你在学校的成绩怎么样?”迈克倒也诚恳,直接回答:“不怎么好,但也说得过去!”“那为什么不努力成为优秀生呢?”“阿姨,你没感觉我已经很优秀了吗?”“已经很优秀了?”我笑而不答。
他接着说:“我会做饭洗衣、会修电器、懂野外生存技能,没有爸爸妈妈,也能照顾好自己……”他如数家珍般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一股脑罗列出来。的确,到我们家后,他坚持自己洗衣物,有一次还解决了家里的电路故障。但看他把自己夸上了天,我忍不住插嘴:“可是作为学生,要为以后更美好的生活打基础,学习不是更重要一些吗?”
“阿姨!家务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如果连生活自理都没法保证,还谈什么生活呢?”长到40岁,我第一次被一个14岁的毛头小子问得哑口无言!可不是吗,我儿子哪会他说的那些。看小迈克能说会道,如此有主见,想起自己儿子,我突然没了底气。
那天,儿子要我去跟老师说,他不想参加学校合唱团的培训。原来是老师看他各门成绩都很优秀,于是邀请他参加暑假培训结束后的合唱表演,可他不喜欢唱歌。迈克奇怪地问:“你当时为什么不拒绝老师?”儿子难为情地说:“我能拒绝吗?我是培训班的尖子生,我要是拒绝,老师该多失望?”
听完,迈克露出无法理解的表情。我也第一次意识到,儿子连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都没有。
循规蹈矩的人生与意想不到的人生
暑假游学很快就结束了。离开前,迈克特意下厨为我们做了西式糕点、中式馅饼和火烧,以表达感激。别说,味道都还挺不错。
餐问,儿子认真地问:“迈克,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当摇滚歌手!”说着,迈克欢快地扭动健壮的身子,一边做弹吉他状,一边陶醉地大唱起来。“你爸妈会支持吗?”儿子继续问。“我喜欢的东西,关爸妈什么事?”迈克的话一出口,我们全家瞬间石化。
迈克回美国后,我们一直从老迈克或他偶尔打来的电话中了解到他的成长点滴:迈克成立了乐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不坏。在我儿子没日没夜为争夺独木桥做最后的冲刺时,迈克还沉浸在摇滚乐中不能自拔。突然有一天,老迈克问小迈克:“儿子,如果将来你真的在音乐这条路上打拼,会有比较靠谱的生活吗?”小迈克想了想,感觉老爹的话有理,遂一边继续音乐梦,一边又把学习摆到了桌面上。好在一家人的要求不高,迈克还算顺利地考取了一所三流的工程大学和一所二流的音乐学院。
相比迈克的“不思进取”,儿子倒是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像许多中国的孩子一样,考上大学的他仿佛一下子从人间地狱跃到了天堂,最大的区别是之前爱不释手的各类名著以及学习书籍,从此再没在他的视野里出现过。而此时,为了梦想和生活的迈克,却每天穿梭在两所大学之间,全然没了往日的轻松。
照这样下去,我不难想象,儿子大学毕业后,不过是找份稳定的工作,再结婚生子循环老一辈的人生;而迈克却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这令我和老公陷入了沉思。
(摘自《家人》2016年7月6日) (亦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