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故乡的列车
找小吃摊点草草填了肚子,我便匆匆赶赴北京西站。拉着行李箱,随人流走过天桥,走进候车室,时间还有富余,静坐室中一隅,顿然之间,有了几分故乡在望的安适感。
候车室虽然人多,但并不噪杂。互联网年代,各人看各人的手机,各得其所,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自是见少了。检票口醒目的显示屏,滚动着发车的时间。播音器里适时的提醒,让候车的人偶尔会抬头看上一看。
七月的天气是热不可耐的,却不能挡住生命固有的快乐。对面座位上,清秀的母女俩靠在一起,亲昵地聊着天,呢呢喃喃,分外亲切。离她们不远处,一女子孤独地蜷在椅子上,阴郁的目光投向远处。这个女子,远远地是很耐看的,但其精致的容颜,无法掩盖内心的不安,抑或是红颜的忧伤?
这就是截然不同的人生。但无论怎样的人生,只要在火车站这样的场合,大抵都会浓缩成两个点,彼此相遇,然后擦肩而过。常常是,—个人的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纷至沓来,瞬间而急骤地,纠结交错在—起。就算没有半点语言交流,还有列视,冷冷的,或热热的,就一眼,便落入了心底。
踏上站台,在长鸣的汽笛声中,我看见一对紧紧相拥、依依不合的恋人,演绎着咫尺天涯的爱情。我又看见了清秀的母女俩,女儿拖着行李箱,欢快地上车了。而那位母亲的目光,越过他人的肩头,追寻着女儿的身影。她的一只手似在挥动,但久久地,久久地,停在了空中,直至女儿的身影在视线中完全消失。
上车坐下,邻座恰是那位孤独的女子。在靠窗的座位上,她神情漠然,失落依然。火车启程了,一些关于北京的片段开始在脑海里翻飞。渐行渐远的,是异乡;分秒逼近的,是故乡。
无论身在何处,我只想做个简单的人,简单到只有思绪,绝不愿处在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往中。就像我出门在外,只爱带一个小小行囊一样。惟有简单,才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我乐于去思考的问题。不用过度猜想,我也知道,眼前这个容颜精致的女子,定是遭遇了人生的纠结和烦扰,她此刻的内心,一定是七上八下,五味杂陈的。
在良久的枯坐中,在纷繁却迷朦的思絮中,餐车推过来了,我要了份盒饭,顺口问了声旁边靠窗而坐的女子:“要盒饭不?”她露出了难得的友好的笑意,却摇了摇头。
心境不坏,吃嘛嘛香,我很快将盒饭一扫而光,也将饥饿感、疲惫感一扫而光。精神头回来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又鲜活起来。
几个小时的车程,倏忽而逝,前面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是—个让我梦牵魂萦的地方,有我熟悉的城市,也有我熟悉的村庄。当目光落向故乡,我的内心就有了依傍。
近了再近,透过车窗,我看见故乡的田畴呈现出一片片浑黄,那不是稻麦,而是泛滥的雨水制造的浑黄。这一刻,我清楚明白地看到,因为连日暴雨,故乡已经被不容分辩地泡在了洪水中。此情此景,对视故乡,我有了一分油然而生的伤感。而恰在这时,手机来了一条短信:夏日炎炎,暴雨连连,拥有清凉的心境,有何不好?面对这样的短信,我无以回复。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季节,暴雨,对于城市人群,也许没什么大碍;但对于我的父老乡亲而言,就一定意味着有灾难在生命中繁衍。也就在此刻,那个在我一路看来孤独的女子,接了—个电话,从对话中隐隐隐约约听得出,她家遭水灾了。在挂电话前,听她清晰地说了声“莫急,有姐在呢,就到了。”听似从容的言语,却无法掩盖内心的焦虑和忧伤。
这就是生活:在异乡的天空下,总是没有理由地怀想故乡;而一旦置身故乡的土地,又总有没完没了的困扰和惆怅。 (程应峰)
候车室虽然人多,但并不噪杂。互联网年代,各人看各人的手机,各得其所,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自是见少了。检票口醒目的显示屏,滚动着发车的时间。播音器里适时的提醒,让候车的人偶尔会抬头看上一看。
七月的天气是热不可耐的,却不能挡住生命固有的快乐。对面座位上,清秀的母女俩靠在一起,亲昵地聊着天,呢呢喃喃,分外亲切。离她们不远处,一女子孤独地蜷在椅子上,阴郁的目光投向远处。这个女子,远远地是很耐看的,但其精致的容颜,无法掩盖内心的不安,抑或是红颜的忧伤?
这就是截然不同的人生。但无论怎样的人生,只要在火车站这样的场合,大抵都会浓缩成两个点,彼此相遇,然后擦肩而过。常常是,—个人的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纷至沓来,瞬间而急骤地,纠结交错在—起。就算没有半点语言交流,还有列视,冷冷的,或热热的,就一眼,便落入了心底。
踏上站台,在长鸣的汽笛声中,我看见一对紧紧相拥、依依不合的恋人,演绎着咫尺天涯的爱情。我又看见了清秀的母女俩,女儿拖着行李箱,欢快地上车了。而那位母亲的目光,越过他人的肩头,追寻着女儿的身影。她的一只手似在挥动,但久久地,久久地,停在了空中,直至女儿的身影在视线中完全消失。
上车坐下,邻座恰是那位孤独的女子。在靠窗的座位上,她神情漠然,失落依然。火车启程了,一些关于北京的片段开始在脑海里翻飞。渐行渐远的,是异乡;分秒逼近的,是故乡。
无论身在何处,我只想做个简单的人,简单到只有思绪,绝不愿处在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往中。就像我出门在外,只爱带一个小小行囊一样。惟有简单,才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我乐于去思考的问题。不用过度猜想,我也知道,眼前这个容颜精致的女子,定是遭遇了人生的纠结和烦扰,她此刻的内心,一定是七上八下,五味杂陈的。
在良久的枯坐中,在纷繁却迷朦的思絮中,餐车推过来了,我要了份盒饭,顺口问了声旁边靠窗而坐的女子:“要盒饭不?”她露出了难得的友好的笑意,却摇了摇头。
心境不坏,吃嘛嘛香,我很快将盒饭一扫而光,也将饥饿感、疲惫感一扫而光。精神头回来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又鲜活起来。
几个小时的车程,倏忽而逝,前面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是—个让我梦牵魂萦的地方,有我熟悉的城市,也有我熟悉的村庄。当目光落向故乡,我的内心就有了依傍。
近了再近,透过车窗,我看见故乡的田畴呈现出一片片浑黄,那不是稻麦,而是泛滥的雨水制造的浑黄。这一刻,我清楚明白地看到,因为连日暴雨,故乡已经被不容分辩地泡在了洪水中。此情此景,对视故乡,我有了一分油然而生的伤感。而恰在这时,手机来了一条短信:夏日炎炎,暴雨连连,拥有清凉的心境,有何不好?面对这样的短信,我无以回复。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季节,暴雨,对于城市人群,也许没什么大碍;但对于我的父老乡亲而言,就一定意味着有灾难在生命中繁衍。也就在此刻,那个在我一路看来孤独的女子,接了—个电话,从对话中隐隐隐约约听得出,她家遭水灾了。在挂电话前,听她清晰地说了声“莫急,有姐在呢,就到了。”听似从容的言语,却无法掩盖内心的焦虑和忧伤。
这就是生活:在异乡的天空下,总是没有理由地怀想故乡;而一旦置身故乡的土地,又总有没完没了的困扰和惆怅。 (程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