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种态度
在百无聊赖的午后,想写些文字,让自己知道自己并没有虚度这来之不易的光阴。否则,总觉得慌张与茫然。
无数人感叹生活,生活中的现实让他们得到而又失去了什么,好像我们这一生都被困在这样的状态下。好的,是生活所给予的;坏的,是生活所亏欠的。似乎只有这样解释,才能让我们内心多些坦然与自然。这种理所当然,就像人们常说的惯性思维,更像一种道德绑架。
我曾经被这种思维牵着走了很久,像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不停地前行,不停地原地踏步,越想要挣脱却越无法脱离,这种所谓的向心力实在可怕。
还有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构造着坚不可摧的堡垒与城池,故步自封。他人若越雷池半步,顺者可活,逆者遍體鳞伤。他们觉得这是生活所给予的独一无二,便用这独特的方式回馈他人。我见识过以这种心态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像是唯吾独尊的王,既可怜又可悲。我总是试图走入他们的城堡,却总是妥协于城邑之外。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总是那么炫目与惊奇。
其实,细细想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无所谓亏欠与馈赠,思维中所产生的得与失,只是我们附加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或慰藉。这种思维本无对错,只是有些人把生活主观化,能动地以为是生活本身造就了个人的一切,既期冀于生活又疲于应对结果。
诚然,生活需要态度,态度构成了你所选择的生活。就像山与水,离开了山,水无声;离开了水,山无痕。
也许,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直面人生的形形色色。我羡慕勇往直前的态度,我欢喜无畏的人生,我喜悦看透百态的笃定,我向往广阔的天空,我惊羡一切从简的洒脱,我醉心陋室的清明。
就这样,被思维覆盖下的内心在某刻突然澄明,或许,我只需在心底觅得一处田地,既可容纳山川与大海,又能承载小舟与帆船。
(摘自《天中晚报》2017年11月3日) (朱梦琪)
无数人感叹生活,生活中的现实让他们得到而又失去了什么,好像我们这一生都被困在这样的状态下。好的,是生活所给予的;坏的,是生活所亏欠的。似乎只有这样解释,才能让我们内心多些坦然与自然。这种理所当然,就像人们常说的惯性思维,更像一种道德绑架。
我曾经被这种思维牵着走了很久,像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不停地前行,不停地原地踏步,越想要挣脱却越无法脱离,这种所谓的向心力实在可怕。
还有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构造着坚不可摧的堡垒与城池,故步自封。他人若越雷池半步,顺者可活,逆者遍體鳞伤。他们觉得这是生活所给予的独一无二,便用这独特的方式回馈他人。我见识过以这种心态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像是唯吾独尊的王,既可怜又可悲。我总是试图走入他们的城堡,却总是妥协于城邑之外。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总是那么炫目与惊奇。
其实,细细想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无所谓亏欠与馈赠,思维中所产生的得与失,只是我们附加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或慰藉。这种思维本无对错,只是有些人把生活主观化,能动地以为是生活本身造就了个人的一切,既期冀于生活又疲于应对结果。
诚然,生活需要态度,态度构成了你所选择的生活。就像山与水,离开了山,水无声;离开了水,山无痕。
也许,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直面人生的形形色色。我羡慕勇往直前的态度,我欢喜无畏的人生,我喜悦看透百态的笃定,我向往广阔的天空,我惊羡一切从简的洒脱,我醉心陋室的清明。
就这样,被思维覆盖下的内心在某刻突然澄明,或许,我只需在心底觅得一处田地,既可容纳山川与大海,又能承载小舟与帆船。
(摘自《天中晚报》2017年11月3日) (朱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