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49171
静电对人的身体有危害吗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幸福家庭》2018年第1期
     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就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疼痛;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我们身上发生的静电。那么,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什么是静电

    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苘。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静电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发现琥珀经过毛皮摩擦后,能够吸引绒毛、麦秆等轻小物体的现象。16世纪,英国宫廷医生吉尔伯特通过实验研究,把这类现象称为“电”,英语里“电”这个词就是从希腊语的“琥珀”一词演变来的。18世纪,法国学者迪费认识到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电:一种来源于经过毛皮摩擦过的忪香,它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俸相互吸引,称之为“松香电”。另一种来源于经过丝绸摩擦的玻璃捧,它们会相互排斥,称之为“玻璃电”。

    北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现,当雷雨云经过风筝上空时,风筝和整条风筝线都充满了电,线上的细丝都伸展开了。注意,他并没有直接用手握住冈筝线,那是很危險的。由此他发明了避雷针,来保护建筑物。

    直到20世纪,人们才认识到物质的基本结构是原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在一般状况下,原子核内的质子与核外的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原子呈并不带电的中性伏态。与富兰克林所设想的相反,由于外力因素导致脱离的是带负电的电子,电荷在物体的表面积累下来,就形成了静电。

    在我们的生活里,行走或者穿衣都会存在不断摩擦的过程,这都可能产生静电。尤其是冬季,天气变得十分干燥,我们的身上带着静电,当我们接触到金属的钥匙或者门把手的时候,因为手与金属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小,尖端瞬间产生高压放电,我们就会感到指尖被电得疼了。

    静电对人的身体是否有危害

    静电的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比如在飞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我们可以通过加湿器来消除静电的困扰。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室内,用空气加湿器让屋中的相对湿度达到3%以上,以增加空气潮湿度,这样就可以消除静电了。当然,为了准确控制室内的湿度状况,我们可以再配备一只湿度计。

    如果是在室外,因为穿着橡胶鞋、羊毛衣物,更容易积累静电,所以在接触金属物体(比如汽车或门把手)之前,可以先用钥匙接触一下金属物体来放电,或者先摸一下墙壁,把身上的静电传到大地,这样就能有效缓解静电带来的危害了。

    (摘自《新知讯报》2017年11月6日) (新知讯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