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骗老”,谁在中招(2)
别让骗局继续害人
老年人伤财伤心又伤身,“骗老”竟成为一种新职业
“我爸总念叨钱白花了,有时候还自言自语,我真担心他会得抑郁症。”刘东的儿子刘建民很发愁。
“我妈只吃保健品,结果没控制住血压,造成视线模糊,去一趟医院,花了不少钱。”王霞说。
“老年人受骗后,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他人信任度明显降低,家庭成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老人精神上造成很大压力,严重时可能会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陷入消极状态。”蔡浏阳说。
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往往给受骗老人及其家庭造成很大的危害。有的老人被骗走多年积蓄,造成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家人关系紧张;有的因服用保健品不当而出现身体不适,甚至人财两空。
更严重的是对社会的危害。由于违法成本远远小于违法收益,行骗老年人竟然成为一种新“职业”。一些年輕人甘愿充当陌生老年人的“孙子”“孙女”来骗钱谋生,不寻求正当职业发展。“高收益使违法分子猖獗,污染社会风气,助长不劳而获、见利忘义的不良风气,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刘俊海直言。
蔡浏阳建议,如果家中老年人被骗,家人不应一味责备,而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多陪伴老人,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多沟通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多为老人普及知识,给予适当提醒。此外,子女与其责怪老人,不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权,或到公安机关报案。
“老年人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迷信理财产品、保健品,其实天上哪里会掉馅饼呢?”刘俊海提醒受骗老年人及亲属,要注意保存证据,如协议书、保证书等。
“相关监管执法部门,比如工商、食药监、公安等,应加强合力监督,消除监管盲区,形成监管网络,针对老年人骗局建立无缝衔接的预防和打击机制。”刘俊海说,消费者协会也要做好消费者教育工作,按时发布消费警示;投资者保护公司、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应加强老年人风险教育工作,实现协同共治。
此外,社区等基层组织以及老年人子女也要从多方面入手,帮助老年人了解新信息、认清骗局、提高警惕,为老年人“扎好篱笆,看紧钱袋”。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9日) (崔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