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口之家的诗歌情结
“深夜,在汉江堤岸
目所能企及的距离
夜晚知道
远方一粒微弱的灯火
照不亮一条鱼内心的黑暗”
这是老河口诗人“江南客”的诗作《如此安静》中的句子。“江南客”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刘晓蓓的笔名,他也是襄阳市诗歌研究会副主席、老河口市作协副主席。
今年55岁的刘晓蓓“诗龄”已有37年,出版有诗集《曲线逃离》、《星星河》(合著)。
“上高中的时候,就喜欢泡图书馆看书,一有空就在文化宫阅览室里借文学刊物读。高二开始写小说,拼命写。”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刘晓蓓说,大概爱好文学的少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1981年10月,17岁的刘晓蓓走进当时的光化棉纺厂当了一名机修工。虽说工作岗位与文学并不沾边,可他创作的热情并未熄灭。相反,火热的劳动现场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
当他每天看到在银线中来回穿梭的纺织女工,一下子有了写诗的冲动。
刘晓蓓为此创作了处女作《钢锭赋》,在老河口市广播电台播出后,一发而不可收,他随后又创作了系列组诗《纺织女工的浪漫曲》等。
1983年,刘晓蓓联合厂里12个文学爱好者成立了“幼林文学社”,自编自印了油印刊物《幼林》。此时,工厂的女同事李默因为有美术专长,成为刊物的美术编辑。
3年后,刘晓蓓开始自费编印铅印《幼林》文学报。1991年,刘晓蓓被借调到老河口市文联工作了两年,由于工作繁忙,再无暇顾及文学社的工作,他便专心致志地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
耳濡目染,妻子写诗独树一帜
令刘晓蓓没想到的是,因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吸引了另外一个人也走进了诗的世界,那就是他的妻子──李默。
比刘晓蓓小2岁的李默自幼受兄长影响,酷爱美术。正是在给《幼林》当美术编辑时,李默接触到了诗歌,发现它给自己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窗:“当时,工厂里写诗的同事不少,晓蓓的风格还不是我喜欢的,相反,我偏好清新、空灵的诗句。”
每一期《幼林》出版后,李默都会仔细阅读,反复体会其中的韵味。“那时候,我已经在悄悄学着写诗了,但一直没拿出来过。一是刚学,还稚嫩得很;二是因为写诗只是个人爱好,不愿意让太多的人知晓。和绘画相比,诗歌更奔放、更直接。”
李默写诗,连刘晓蓓也瞒着。1988年,两人结婚了。婚后,李默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和爱好。刘晓蓓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400多首诗作,另有部分诗作在文学大赛中获奖并入选20多个诗歌选本。而李默,却如她的名字一样,只在诗苑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1997年,刘晓蓓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放下了心爱的诗歌创作,这一放就是13年。而此时,犹如果实悄悄地成熟,李默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在一个诗歌网站上,李默和诗友们交流了自己的诗作,诗友们的肯定让她信心倍增。在刘晓蓓停笔的这十几年里,李默的诗发表在《西北军事文学》、《中国诗歌》、《左诗苑》、香港《新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并屡次获奖。
写诗这个共同爱好,让刘晓蓓和李默有了共同的话题。但有趣的是,刘晓蓓从不因自己接触诗的时间早而以老师自居,李默也不会因为风格不同而对刘晓蓓的诗加以“评说”。“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情感不同,有着自己的创作习惯,我们尽量做到互不干扰、互相尊重。”李默说。
潜移默化,女儿迈入诗歌圈
如果要问两人创作的最好的作品是什么?那就是他们的女儿──刘诗笛。
今年27岁的刘诗笛遗传了母亲的美术天赋,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便从事美术培训工作。她先后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设计了几十本文学、美术书籍。
刘诗笛的笔名是“陌峪”,初中时她就喜欢文学,从高中到大学,她一直喜欢写散文。
2010年,刘晓蓓重拾写诗的爱好,并在新浪给自己和妻子开通了博客。2011年暑假,刘诗笛回家,让父亲帮她也开通了博客。最初她只是在博客上贴些心情文字,忽然有一天她的博客出现了诗歌,这让刘晓蓓很惊讶。在连续读了女儿的一些诗后,感觉她有发展空间,刘晓蓓就把女儿写的诗推荐给诗歌圈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在创作这条路上,母亲李默给予女儿的关注更多。“寫散文和写诗不同,虽然都是真情实感的表达,但诗更精练。”她发现刘诗笛的第一首诗《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还留有散文的痕迹,便给了她一些指导。
2012年,《中国诗歌》在全国大学生中征集“新发现诗歌夏令营作者”。刘诗笛被网上一位诗友推荐参加了征集活动,最终从几百人中胜出,成为12名“新发现”成员之一,被评为“2012年十大网络诗人”。
“李默受古典诗词、传统诗歌的影响较多;刘诗笛则受西方诗歌的影响较深,她的诗更深刻,更具有现代感。”在刘晓蓓眼里,妻子和女儿的诗各有特色。
诗歌,让平时忙碌的一家三口聚在了一起。在文学襄军网第二届“会春杯”文学大赛上,李默获诗歌组三等奖,刘晓蓓获优秀奖;在“望江楼”杯文学大奖赛上,李默和刘诗笛同时获诗歌组二等奖。一家人一起参加颁奖活动,令人难忘。《中国诗歌》、《襄阳文学65年》“诗歌卷”都同期刊发过这一家人的诗歌。
“诗歌创作是我们的业余爱好,写诗和读诗是一种享受,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可以抒发情感”。像刘晓蓓的诗中所写:“家的张力,如一张弓上的绳索,需要恰到好处。”
(摘自《襄阳晚报》2018年2月5日) (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