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和孩子谈论死亡(2)
后来我终于想通了:相见不如怀念,心中给至亲之人,永远保留那个位置,我们或许就能坦然面对所有的别离,就好像我们从未分开。
于是我对女儿说:“爸爸不会离开你,以后,我也许会换个方式生活在你的身边。有一天,我和妈妈会飞到天上,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你想我的时候,抬头仰望天空,爸爸和妈妈正在那里默默地注视你,保护你。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我们永远在一起。”小家伙似懂非懂地抹了抹眼泪,紧紧地抱住我。
死亡,的确是恐怖的字眼。《飞屋环游记》里说:“如果说去旅行、去冒险是为了遇见不曾见过的美妙景色,经历不曾想过的充实人生,那么与你的相遇相守就是我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冒险。”如果要对抗这个字眼,我想,最好的武器就是让心中充满爱。
孩子给了我一个答案灰鸽叔叔
孩子的爷爷去世后,按照常理,我应该满怀爱意地进行一次生与死的知识普及,让孩子珍惜每一秒有家人陪伴的时光,然后指着天空说,你看,爷爷化成了星星,看着我们,保佑着我们。
如果孩子真的问爷爷去哪里了,这似乎是我唯一的行动指南。为此我还偷偷排练了一下,以免事到临头不自然。然而整场排练尴尬得不得了。首先城市的夜空很难看到星星,其次那些话我自己都不相信。
我宁可整个世界都失去满天星光,也要我父亲活下来。我不需要任何逝去的亲人保佑我,我只愿他们能依然和我聊天、吃饭,甚至是拌嘴、吵架。連自己都无法说服的事情,当然不能用于去说服孩子。我相信,他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我想了很多说辞,都被自己一一推翻。
死亡永远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任何祈福和粉饰都无法让人乐于接受它。那些善意的欺骗看起来鼓舞人心,但很可能增加孩子的疑惑。他一定会不停追问,到底是哪颗星星,直到他发现星星并不会来到人间。我并不知道怎样的回答,能绕开哀伤与思念。孩子一直没有问我,到今天都没有。
只有一天早上,他突然说:“爸爸,其实我心里很难过的。”这不是个问句。没有任何上下文。我说,嗯,我也是。这是一个极其简短的对话。从字面上看,应该完全不能确定他说的是否是父亲,但我却可以百分之百地确信。忙碌与哀伤的我们,无暇陪伴他的我们,黑纱与纸钱,只言与片语,早就把结果告诉了他。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当我在试图绕开哀伤与思念的时候,他也在试图绕开。他即便不完全理解死亡的含义,也能预感到自己的发问,可能会加深我们的哀伤。我觉得孩子给了我一个答案,它可能和书上说的有点不一样。如果他问我,爷爷去哪里了,我会说,爷爷去世了,我们都很难过。如果你觉得难过,爸爸可以陪你一起难过。爷爷当然不希望我们一直难过,但我们还是可以难过一会儿的。反正他也不知道。
哀伤与思念,没有必要去回避,也没有办法去回避。时光终究会让我们一点点接受命运的安排。但哀伤与思念,是我们连接逝者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终究都得去触碰它,我也是,孩子也是。然后,再向前便是。 (中华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