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画里的话
绘画不仅是一门技能,而且是孩子表达自我的有效工具,是孩子的“第三种语言”。孩子们创作的一幅幅作品,就像一面面镜子,能够照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能照出他们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般来说,家长都会支持和鼓励孩子绘画,也愿意耐心陪伴,但少有家长能读懂孩子这门天生的“第三种语言”。当孩子能够通过绘画自由表达自我,而恰好“画里的话”又能被父母听懂的时候,他们的内在会更加丰富,他们的心理也会更加健康。
绘画是孩子的“第三种语言”
目前,儿童绘画在国内非常普及。调查显示,98%的儿童存在自发性绘画行为,99.5%的家庭为儿童准备了绘画工具,80%的儿童曾直接说自己喜欢绘画,而幼儿园里几乎每天都会安排儿童进行绘画,可见绘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张纸,一支笔,一幅画,就能描绘出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有“第三种语言”是不是传说呢?
众所周知,婴儿还不会说话时就会用动作或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比如往自己喜欢的玩具那里爬,说明孩子想要那个玩具;对着你伸出双臂,说明需要你的拥抱。这是孩子学会的“第一种语言”。慢慢地,孩子学会了说话,会边指着玩具熊边跟你说:“我想要那个玩具熊!”這是孩子学会的“第二种语言”。孩子两岁左右,看到一支画笔就会自然而然地拿起来,开始漫无目的地涂涂画画,比如画一些简单的直线或曲线,等稍大一些,他们还会画圆圈、画方形、画太阳、画房子……这就是孩子的“第三种语言”──绘画语言。
孩子画画的本领一天一天长进,可有些家长却用“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画,比如会说:“你画的人一点儿都不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