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1年第17期
编号:432114
美学微探《马缨花》,做“对”文本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25日 幸福家庭 2021年第17期
     周佳

    本文从美学角度解读季羡林的《马缨花》,并从解“其人其文”“其时其境”“其真其妙”三個维度阐释正确解读的注意点。

    《马缨花》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本色天然,秀色内含”的散文,以“朴”与“真”的笔调,借马缨花为媒介,追忆过往岁月,并通过抒发对“光”与“影”中马缨花的不同情感,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13年前,“我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知心朋友”。十三年后,“我从此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是什么导致作者对同一事物的情感发生了转变呢?笔者借审美学的观点,以文本为依托进行探讨。

    审美感受是人对美的事物的关照,即被审美对象可感的外在形式吸引,凝神关照而不旁骛他涉,进而触发情感。13年前与后的马缨花——审美的客观对象,是否发生了变化?13年前,“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美艳动人,芳香醉人,充满着生命的活力。13年后,依然是“绿云红雾飘满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色未变,香未改,审美对象依旧抱有美的特质。

    物未变而情已改,何以?美固然不依赖于个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但一个审美对象之所以能引发人们的美感,并不仅仅由于其某些自然属性,而是透过审美对象的可感形态,看到审美者的本质力量,关照于个人的审美素养、审美心境及人生经验。正如月之阴晴圆缺,常常成为人们悲欢离合的象征,这是因为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月的身上,不过是在欣赏“自我”,欣赏一个“客观化的自我”罢了。国画大师齐白石在概括自己丰富的审美实践经验时曾说:“庐山亦是寻常态,意造从心百怪来。”大概就是这层意思吧。

    那么,13年前作者为何爱上马缨花,观赏者在欣赏一个怎样的“自我”呢?“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这句话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