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1年第18期
编号:432201
精巧引导 促进散文学习

     乐玲

    散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散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纵观中小学语文教材,散文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主导文体。而小学阶段的散文大多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内容。在部编版教材中,散文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尤其在高年段的教材中,对散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散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这里的“不需要教”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从叶圣陶先生的思想中受到启发,通过散文教学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品析散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神合一,它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同时,散文更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它的内容与形式充满美感。教师在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时,要注重散文中字、词、句和结构的分析、解读。即使是小学高年段的学生,由于其与作者的生活经历、阅历以及生活年代存在差异,在理解文本时仍然难以得其旨趣。因此,对于一些意韵深远的散文文本而言,教师需要从普通的字、词、句或标点符号入手,指导学生回到文本,让学生通过文本中的一个词、一个字、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标点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散文的语言具有作家的鲜明风格。在品读散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中个性化的语句表达。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一课为例,文中使用了大量叠词,如阳光是“斜斜”的、时间是“轻轻悄悄”地挪移、“匆匆”地溜走,等等。叠词的使用既能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时间流逝之态,又能表达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感。对于这样个性化的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12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幸福家庭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