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2年第13期
编号:433363
幼儿告状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月20日 幸福家庭 2022年第13期
同伴,动机,教师应,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一)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三)幼儿告状行为的心理分析,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及其表现,(一)不同年龄段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二)不同活动类型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针对幼儿告
     ■文/杨瑞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告状是指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矛盾、纠纷的一种人际行为。告状行为是幼儿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性行为,是指幼儿因为不同导向的动机,即自身利益被侵犯或发现同伴有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而对教师发起的指向性的言语行为。在幼儿园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幼儿告状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本文中,笔者探究了幼儿出现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与特点,并提出了教师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一、幼儿告状行为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告状时会使用不同的告状方式,就算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也会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告状方式。同时,在告状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告状者与被告者之间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告状者在告状时会根据不同情境和不同目的采取不同的方式,而被告者也会依据告状者所陈述事件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回应。

    1.告状者的表现。笔者通过观察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告状行为发现,幼儿在不同情境中所使用的告状方法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我是最棒的” ——自我炫耀。每名幼儿都渴望被教师表扬,因此在有些情况下,有的幼儿在注意到同伴的行为不符合班级的某些规定时,为了让教师关注并认可自己,就会向教师告状,如“老师,我看到他在挑食,我都已经全部吃完了,我是最棒的”。

    第二种,“他这样做不对” ——检举他人。有的幼儿会为了维护班级的纪律或替同伴打抱不平而产生告状行为。他们告状不是因为和其他幼儿发生冲突,而是替别人告状或者反映他人的不恰当行为。

    2.被告者的表现。在幼儿向教师告状后,被告的幼儿通常都会做出一定的反应来回应教师或告状的幼儿。被告幼儿的表现也会因为情境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三种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常出现的被告者的表现。

    第一种,“我没有,我只是在帮她”——极力辩解。对同伴的告状内容表示强烈反对,并向教师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59 字符